我和老公一直在“应不应该打孩子”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曾经的我真的很焦虑,特别想改变他老公的育儿观,没想到让小晞钻空子了
在小晞2岁多时,有一次我在卫生间,听到小晞和爸爸发生了争吵,小晞又喊又叫,嚷嚷着“我要去告诉妈妈!”
老公当时应该也在气头上,所以大声回应:“走,去找你妈去,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告!”
我在卫生间已经不淡定了,有些着急,速速解决跑出卫生间。小晞冲过来抱着我,哭着说:“妈妈,爸爸打我!”
我抱着小晞安慰道:“怎么了,给妈妈说说。”
“爸爸很使劲地打我了!”
于是我冲老公说:“不管发生什么事,也不能用打解决啊,你打他只会让他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我不赞成体罚。”
老公当时也在气头上,愤怒地说,“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说我那算打吗,再说你也不看他做了什么。”
小晞听了我们的对话,感觉委屈极了,哭得更伤心了。
自从这次事件之后,小晞好像找到了对付爸爸的做法,只要和爸爸发生冲突,就来找我给他撑腰,我和老公育儿分歧愈演愈烈,让老公越来越不愿和小晞在一起,而小晞也总是粘着我,而我也完全失去了自我,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了。
哦,是我犯错了,就错在介入父子关系,小晞和爸爸的关系是他们俩的事,我没有权利控制他们的关系。在我介入的过程中,感觉我和小晞站在一边联手对抗爸爸,小晞巧妙地利用我们之间的争执确保我始终支持他、维护他,帮助他反对爸爸的意见。我想让老公分担带孩子,可是我又不放手,反倒让老公越来越不愿意陪伴孩子。而小晞也利用了我们的育儿分歧,达到他可以和妈妈在一起的目的。
当我意识到问题出在我这里时,我就及时做出改变。当小晞再和爸爸发生冲突跑来和我告状时,我会说,“哦,我也感到很难过,你不喜欢爸爸打你,那你能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让这样的事不再发生呢?”
小晞会哭着说:“没有办法,没有办法!”
我就静静等他平静下来,让他说说刚刚发生了什么事,给小晞一些建议怎么和爸爸相处。
渐渐地,小晞不管和爸爸发生了什么事,都不再来找我帮他处理了,而当爸爸阻止他做什么事的时候,他先是会理直气壮回应“不,我就不!”可是如果爸爸很强硬,小晞就妥协了,无奈地说:“那好吧。”
不光是夫妻育儿观会有不同,两代人的育儿观差异就更大了,当我们试图强迫老一辈接受我们的育儿方式时,就会破坏家庭和谐,给家庭关系带来损害,而孩子从中会学会什么呢?
如果我们被祖父母的溺爱行为困扰,只能说明我们对自己没信心,不相信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纠正祖父母的行为徒劳无功,不如按自己的方式去引导 ,我们不但会让孩子正向发展,祖父母也会看到孩子的变化,偷偷照着我们的方法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