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永澄热情日更今日头条跟永澄老师《好好学习》
中国最会学习的人著书《好好学习》背后有陷井

中国最会学习的人著书《好好学习》背后有陷井

作者: 南匀木 | 来源:发表于2017-02-05 22:06 被阅读1873次

    每一本畅销书的背后,都藏着秘密,那些畅销书之所以畅销,是因为抓了人们的痛点,或者点了热点,解决人们当务之急的某种成长需要或者心理需要。但是,为什么有人读完书后会收获知识+能力,为什么有人读书就是参加了一场热闹的娱乐活动?关键是思维力!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被逻辑思维称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

    一、讲学习方法的书太多了,但是讲得好的太少了!

    1.《好好学习》就是讲学习方法的

    被牛且众的一群牛人推荐的,注意,是牛且众,包括幸福进化俱乐部创始人易仁永澄、逻辑思维的脱不花、逻辑思维得创意顾问小马宋、《万万没想到》的作者万维钢、注明天使投资人李笑来、彭小六、战隼……

    2.每个人的认知不同,

    牛人说它好,因为他们的认识一致,但是普通人说他好呢?那就不得了,那意味着,这个书适合普通人,它能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明白。

    3.不过,这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

    它不但能讲明白,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实际上对你的思维进行了训练。认真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有收获,而且,这个收获不仅仅是浅层次的知识,还会收获方法,但,最最重要的收获是,思维力!牛人写的,牛人推荐的,真不是盖的!

    二、重要的是,你不要掉进陷井

    1.这本书的架构。

    整本书都在强调“临界知识”,是在围绕临界知识多么重要、是什么、怎么获得、怎么使用的架构来写,在作者看来,临界知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钥匙,是一个人进行自我突破的必经之路,毕竟,临界知识在书中已经成为看透问题、掌握规律、把握本质、解决问题等所有有效知识和能力的代名词。

    2.临界知识是什么?

    在永澄老师组织的学习群里,我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很多伙伴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百度,有的划标出书中的原句,问题是这些信息都不能明确地解释临界知识这个概念,伙伴陈帅帅甚至说“可以理解成一个筐”,我也比较认同这个看法,该书似乎把所有真正解决问题和实现突破的东西,都称为了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到底是什么?对于本书来说这么重要的一个概念,为什么没有明确地解释,为什么内涵和外延如此模糊与宽泛?

    3.永澄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哥,注意偏见”

    “越是确定的评价,越是偏见”,永诚老师说。想想看,成甲老师是谁?脱不花、李笑来、万维钢等推荐者,他们又是谁?中信出版集团又是干什么的?会对这样一个问题视而不见?但是我却纠缠于这样一个问题,并笃定质疑。虽然质疑的确是做学问的态度,但是,对于一本方法论书来说,这就是掉进了陷井:

    用一个概念的知识性纠缠,阻挡了对本书真正意图的领悟;用细节性的问题,替代了对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考!用偏见,让自己的思维停滞不前!

    这个陷井,是自己挖好的,然后自己跳进去了!

    三、这本书的关键词

    1.关键词:思维力

    永澄老师讲过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想弄明白一个领域,就直接提出“请给我5个关键词”,我就在思考,这本书的关键词是什么?我仔细思考,觉得应该是思维力!

    无论是对临界知识的理解、掌握还是发现、应用,没有对现象本质的思维力,抓不住规律性的东西,一切都是枉然。

    成甲老师采用逻辑性很严谨的架构方式,并用很严谨的思维方式编排内容,只要按图索骥,把整本书读完,就会在思维方式和能力方面有所改善,如果陷入对书中概念定义的纠缠或者细节的探究中,那就会忽视了本书的主旨意图,非但无法获取“临界知识”,反而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封闭,连学习本书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更谈不上对本书的应用了。

    有效应用,才是本书最大的意图,提升思维力才是本书最大的价值。

    2.认知差别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之间的差别”,这是史铁生说的,是脱不花讲到的,这个差别是由于认知不同造成的。同样的事情发生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从中看到了规律,做了预判,选择了更加合适的方法,实现了突破,而有的人则停留在迷惑、报怨里,被困在现象中无法前进一步,这种认知带来的差异让这两类人“生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看似语言相通,其实无法产生交集。

    搞目标管理的人多了,但是10分钟收获100万的少有如易仁永澄;做主持人的人多了,但是转行就成为风投行家少有如张泉灵;做公号的人多了,但是在困顿到几乎看不到希望却在一年里粉丝70万少有如剽悍一只猫……

    对同一件事情有着完全不同的认知,是思维力不同造成的,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思维力不同,认识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如鸿沟。

    四、“知道”是个圈套

    1.“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张泉灵对此作出了解释:“因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动”。成甲说“有些知识就是比其它知识威力大,少数的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关键影响”知道的多,并不意味着能力,也不意味这改变,很多时候,知道的多仅仅是平面的延伸,而不是水平的提升,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缺乏“临界知识”。

    2.“知道”是个圈套

    书里讲得什么?临界知识,不就是什么什么嘛!我知道了!

    你上当了!

    知道了,并不是目的,也不是本书的意图。“成甲老师的课程道术结合,自成体系,将知识管理上升为哲学思考,在他的指导下,学员可以将复杂无序的知识迅速地梳理盘活,有效地将其系统化、立体化,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外化。”徐金琪如是说。

    书中提到一件事情:“我对自己过去10年的经历进行时间线梳理时发现了,对我今天生活有重大影响的思考方式”,“每个人都应该从10年以上的跨度回顾审视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超过简单的生活观念,看到更加基础而更加重要的规律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3.执着并非都对

    我们常常执着于一个概念的明确与否,执着于并不能产生关键影响的非关键因素,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关键因素上。我昨天就执着于“临界知识”的概念上,钻进了“要知道”的自设圈套,产生的心理表征与初始目标差距深远,其实,一个问题就可以破解这个圈套:“你读这本书是为了什么?或者是你想从书中获得什么样的临界知识?”

    细节决定成败,但是执着于非关键因素的细节,偏离了自己的目标,也脱离了自己的知识构建框架,这种关注非关键因素细节的努力,也许最后确实能知道了想要知道的东西,但是对于自己的成长来说,却是精力分散,是一种群魔乱舞式的盲目努力。

    五、要命的黄金圈思维

    1.黄金圈思维很要命

    同样的一个任务,是否运用黄金圈思维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也会影响到做事人的成长和发展。为什么同时进公司的人,有的很快得到加薪、升职,有的却在原地徘徊,根本原因在于黄金圈思维。黄金圈思维很要命,因为用不用会直接影响到命运。

    2.黄金圈思维是什么?

    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分为三个层次:

    what层面,how层面,why层面。

    合格:从表象出发做事的人在what层次,仅仅是完成任务而已,也就是合格;

    良好:从方法出发做事的人在how层次,他们会高效地完成任务,可能还有突破,也就是良好;

    优秀:而从因果角度出发做事的人,会采用大格局的观念看待任务,在why层次,他们做事会是优秀,

    但是,还有第四个层次。

    3.什么叫卓越?

    这就是做事的第四个层,暂且称之为“who”。

    这个层次在《好好学习》中没有提到,但的确存在着,这个层次做事的人,往往不是在做事了,他们是在做人生,他们做事不仅仅是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

    他们不会计较一时得失,不会计较功名利禄,他们有自己的信仰,他们有自己的高度,他们超越了普通的思维晋级,他们的人生往往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不管他们事业成败,总是很多人愿意追随,愿意尊重,愿意崇拜,愿意把非常吝啬的真心仰慕送给他们。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生命是自由的,毫不受羁绊于世俗伪德。

    有这样的人吗?

    有!芸芸众生中,总是有人跳出三界,俯瞰俗世,远的如王阳明,近的如弘一大师,更近的,如那些心灵自在的人,他们或许就在我们身边。做事的目的是什么?成功!成功的目的是什么?

    在一心追求成功成功成功的路上,别忘了你是谁,你想成为谁,你做的事情会是你生命形式的一部分。“who”的层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最会学习的人著书《好好学习》背后有陷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xy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