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谁的职场,不委屈

作者: 妮妮悠然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2:30 被阅读37次

    昨天办公室发生的一件事,虽然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但也让我深深地反思。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领导的一句话,一个安排,似乎必须要无条件的听取,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提出异议,最重要的是不能有一颗玻璃心。

    谁的职场,不是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挨骂,才成长起来的?仔细想来,哪次挨骂都是事出有因,碰到开明的领导,就事论事,批评也就心服口服;可是碰到不讲理的领导,凡事全部推到别人身上,也真的是无奈。

    身处职场,领导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来工作的,是为了你自己。这句话看起来冷冰冰,没有一点人气味;细思后,心底也是认可的。同事之间就是合作关系、利益关系,没有情分所在,所以谁也没义务去关注你的自尊心,维护你的心情,即使受不了也没人会来安慰你、同情你。

    如果你能够细心的去观察一下,那些能够当上领导的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了工作都能够忍受委屈,藏起不满的情绪;试想他们也是从底层员工,一步步走到领导岗位,也曾经忍受着委屈,忍受着无奈。或许当了领导发泄到普通员工身上的反应,就是当年他所承受的委屈的缩影,也许更加变本加厉罢了。

    为什么我们就特别的容易被外界情绪影响,不能忍受他人的批评与指责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是心里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是怎样的呢?查过资料后,发现可以用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来解释。

    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年9月27日 – 2007年7月24日)是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在1955年发展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始祖。

    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 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ABC理论模式中, 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指诱发性事件; 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合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情况,依据ABC理论,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2.过分概况的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它具体体现于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3.糟糕至极的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当被批评,心存委屈或者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该理性的想一想,检验一下自己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和反应行为与人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职场中,如果遇到委屈,不能快速地跳离出来,你就败了。当你被批评、被骂、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妨静下来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把问题想得太严重了,错会了意思。

    当然,也不乏真的委屈。如果是无意的诋毁、背“黑锅”,换种想法去思考,“锅”都背了,何苦再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呢,即使真的是委屈,更应该换个想法,放下它,换个好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谁的职场不委屈,把委屈的时间用来自省和提升,那么委屈会越来越少。委屈是弱者的表现,是强者的动力,咽的下委屈,一笑而过,你会遇到更美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谁的职场,不委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hp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