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消零路上,我们共同前行散文故事
感谢这些胡俑,为了人类的光明,他们坚持了两千年

感谢这些胡俑,为了人类的光明,他们坚持了两千年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1-09-01 22:36 被阅读0次

    在“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中,有4盏陶俑座灯。

    这4个俑都赤身露体,坐在地上,两个盘腿,两个分腿;从面部来看,深眼窝、高鼻梁、厚嘴唇,络腮的胡须;有1个俑缠头巾,还有1个俑双耳打有耳洞,也可能原来戴有耳环。他们或头顶,或手托灯盘,体貌特征与汉人炯然有别,被称为“胡人”。

    据展签上讲,这些俑座灯出土时大都位于主人棺具的前后处,很可能是汉代达官富人来自海外的农奴的形象,为其主人掌灯。这也反映出了广州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汉代就有大量的胡人出现。也许在主人看来,他们这样做都是份内的事。但当我今天看到他们时,却觉得真的需要好好地感谢他们,是他们如此坚持了两千年,才让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也了解我们光明的历程。

    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据考古资料,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北京猿人已经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而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成型的灯具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灯具则见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或照明的官职。

    灯作为照明的工具,实际上只要有盛燃料的盘形物,加上油和灯芯就能实现最原始的功用。而具有一定形制的灯的出现,则是人类将实用和审美结合的成果。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立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

    这些陶座俑灯头顶和手托的就是盘,而他们的身体就是所谓的座。

    远古时期,人们相信人死后依然可以享有活着的生活,因此在厚葬时,除了必要的器具外,还会有大量的奴隶陪葬。但每一次厚葬都会给活着的人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俑作为殉人的替代品就应用而生。据学者们的考证,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将人俑和灯盘结合在一起的情况,比如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战国坐人铜灯,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战国楚烛俑铜灯等。但这些发现中的俑人,都是汉人形象。

    这些头顶手托灯盘的胡俑照亮了历史的通道,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谢这些胡俑,为了人类的光明,他们坚持了两千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if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