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

01
在坐火车的时候,尤其旅游的时候我总会听到旁人“嫌弃”的声音。
你看,这孩子大声吆喝,大人也不管管。
这孩子乱跑乱扔的,大人都去哪了,看不见么?
这孩子都这么大了,有2岁了吧,怎么还来女厕所?
...
曾经的自己也是这样的,只是我这样的性格不会说出口,只会写在脸上罢了。最近开始庆幸当时没有说出那些不愉快的话,让家长难堪或哪怕有一点点尴尬。
“熊孩子一定会有个熊家长”。
在我刚有自己地方住的时候,曾经很严厉的和我姐讨论过小侄子的事。以致于差点伤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我姐被我气哭不止一次。
事情是这样的。
小侄子和她曾在我的地方住过一段时间,小侄子很顽皮,把家里搞得一团糟。我实在受不了小侄子的淘气,就和我姐理论起来。
大体意思就是说她教育方式有问题,一直太纵容小侄子,才让他这么没有规矩。我还自以为是的告诫她:小时候不管,长大必定后患无穷。
我姐很委屈,就哭了。她说有时候自己实在太累,孩子只要不哭不闹,这就是她最基本的选择。
我还是觉得她这样管教“太潦草”。
02
有次,小侄子把我心爱的玩具玩过以后仍在了别处,不小心被别人的自行车压碎。我爆发了,和我姐又吵了起来,我抱怨她不能好好看着小侄子吗,玩了别人的东西不知道归还么?
“有的小孩怎么就挺好的,还总护着自己孩子,别人说一句还不行。”
她反驳说我嫌弃她们,总是看不惯她们。吵架话赶话,她一气之下就回自己家了。
撂下一句话:等你自己成家有了孩子就能体会了。
03
去水母馆旅游,旁边有家长抱怨旁边的孩子。
“你看这孩子大呼小叫的,大人怎么也不管一管。“
“是啊,太影响心情了。旁边一起旅游的木先生也附和道。”
别这样说,总不能等到孩子都懂事后父母才可以出来玩吧?我对木先生说,希望他不要烦心这些小事。
好像自己变了一点点,开始理解这些孩子的父母。
意识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本就是个找麻烦的人,给父母是,出门给社会人也是。我应该多一些理解,以后自己的孩子出门才会有可能受到别人的包容。
你可以批判他父母的不严谨,看着置之不理?其实大多数家长根本不想在公共场合给别人添麻烦的,但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有时候行为偏偏就是不可控的。哪怕是个超人,孩子的妈妈都不可能24小时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就是小孩子出门难免会给别人添麻烦,哪怕他的家长人再百般细致周到。
这时候若是家长受到别人的抱怨,指责。他会很尴尬,会很不好意思,我就会有这样的想法。甚至因为这个迁怒于自己的孩子,把气撒到小孩身上,觉得因为孩子才让自己很丢脸,“湿了面子”。
04
前些日子在竹子庵游玩的时候,我姐有会儿去上厕所。小侄子又开始作妖,他一下子把厕所门给关上了。
在此期间,我妈一直提醒吼他不让他动厕所的门,不要乱跑,无奈小侄子就是很活跃。
厕所门关后陆陆续续有大人经过,谁知第一个大人开门时竟然拉反了,门直接卡在里面,推不动了。
工作人员闻声而来,是一位很凶的阿姨。大声呵斥的问道:谁把门搞成这样?
我刚想开口解释,就听到我妈很愧疚的说是孩子不小心关上了。
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么?都是干嘛用的?
我一下子就失去了解释的冲动,也不想再理人,任凭那工作阿姨继续絮絮叨叨。
我姐从厕所出来知道是小侄子做的,很不好意思灰溜溜直接离开了景点。她那天来月经,身体本也很不舒服。
大人去哪了?大多数指的是他妈去哪了。很多人都认为孩子的熊行为就是大人惹的祸,没有管好,看好,理应被责备。好像这样说也没什么错,不过有时候其实她已经很惭愧了,或者实在太累,眯了一下而已。就不要太过分苛责了。
05
因为我深知小孩子会给别人增添麻烦,必要的不必要的都有。小家伙已经一岁半了,我从未一个人单独带他去过亲戚或者游玩。我们很少去公共场合,若出门,身边至少都是两个人在。
我很怕小家伙给别人添了麻烦,一个人若是腾不出手应付不来,就没办法处理。我更怕小家伙的不小心,别人对我们漏出嫌弃的表情,甚至指责的话,我真心不愿听这些,也不愿理会。
有天晚上我们一起去拉面馆,等待的时候小家伙有尿尿的意思,我赶紧把下面的垃圾桶推到了身边,以防尿到店里,顺便脱下他的裤子。刚好他嘴里有东西要吐在垃圾桶,送面的老板这时过来:
去外面尿去,用凶凶的语调吼道。
让我有些尴尬,我还是解释道:他先吐东西在垃圾桶。
我抱起小家伙就逃离了店里。
小家伙根本也没有尿尿,那老板也许没有别的意思,更没有什么错,只是他确实让我没了吃饭的心情。
里面有尴尬,也有失落,也有无奈,还有一丝丝委屈。
凭什么受了那么多的痛,生下照顾孩子,还要处处被外人嫌弃呢?
至少他们家拉面馆我是永远不会再去了,一碗面11元,又贵又不好吃。
06
我在网上看到过对于带着男孩子上女厕所的话题。生活中我也遇到过多次,自己本身没有多大的情绪。厕所都是封闭的空间,妈妈们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我是可以理解的。
偶尔我会带着小家伙去,这种情况特别少,就是生活中我会故意避免这种问题。我们很少外出,就算外出,一般都有木先生在的,大都是他带着小家伙去男厕所。
带着男宝宝去女厕所是可理解的行为。
至于隔着门缝偷看,这本就是小孩子错误的行为。
错误的行为并不等于可理解的行为,二者不可混为一谈,用来争论是否禁止男宝宝去女厕所。
大部分家长宁愿选择被外人嫌弃不理解的行为,哪怕孩子犯错的行为,都不会选择让孩子独自上厕所有安全隐患的侥幸行为。
那孩子就去“第三”卫生间吧,小家伙几个月的时候,有次我们在商场,需要给他喂奶粉,就去了这个地方。不会被人嫌弃,里面设施专为宝宝设计。
当时我们就感慨,这宝宝室挺方便的。
若是没有,那我只能对自己说:多一分理解。在公共场合再遇到熊孩子的时候,如:以后再看到高铁上小孩子吃零食,把垃圾放在椅子上时,大人也没任何反应时,也不要发朋友圈吐槽了。
看到的是真实是不对,但未必是全部。也许大人在小孩子做错10件事的时候,他只管了6件,7件或许8件。
自己尽量多些包容吧。我就装作没看到,省得别人太尴尬。毕竟自己也不是彻头彻尾独立的人,也给自己留些他人能够这样待我的机会。
•END•
*作者简介:一个90后瘦子,北方姑娘,左手写字,右手人生,传说中的“佛系”自由创作者,本人公众号【她小闲】,谢谢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