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独立,别怪罗振宇

作者: 09bb3191178e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22:57 被阅读24次

12月31日晚,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如期而至。

这个演讲他足足准备了一百多天,全文多达4万多字。

在深圳,他完成了第四场,也是倒数第十七次演讲。

元旦当天,全网刷屏。许多人,除了在朋友圈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纷纷树立flag以外。就是在转发他的跨年演讲,看得人应该不多,因为太长了。

关于他的演讲,呈现两种极端的看法:

1. 一方面是粉丝和支持者积极转发,

2. 另一方面则是一波不小的“倒罗”潮,有人写文抨击的,有人说老罗“翻车”的,更有甚者认为:“中年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与老年人买权健的营养保健品,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丁香医生也在第一时间回应了上述言论,认为将罗振宇与权健划登号是对罗振宇要求太高和对权健要求太低。

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己不独立,别全怪罗振宇。很多时候,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尽管这份演讲中鸡汤满屏,推销超多,但还是有些许可圈可点的地方。知识付费不是诈骗,但学不到系统性知识。独立思考,构建体系和方法论,才是真正的求知之路。


一.罗振宇不是权健

回到之前的言论,这种动辄上升到“本质”的说法,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也是十分不负责任和危险的信号,因为权健在经过官方检查组调查之后,已经涉嫌传销犯罪和虚假广告犯罪立案侦查了;而罗振宇再不堪,再为人诟病,也不可能与权健划等号,那不光是对罗振宇的苛责,则更是权健的过度宽容。

罗振宇算得上是一个媒体型的名人或者大V了,他极力推销自己的得到APP,并向众多焦虑的人们推广个人知识的付费教程。但这和欺骗有本质的区别,你可以选择购买,也可以选择不购买;你可以选择职场或者经济学。无论收获如何,都是市场经济中自发的交易行为,属于周俞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中间没有任何不合规、强迫甚至违法的行为。

从商业维度来看,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是成功的。罗辑思维目前估值高达70个亿,而罗振宇不仅身价过亿,而且被视为是知识付费领域的教主(又称“专业割韭菜大师”)。罗辑思维并不创造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或者更精确一点,只是知识的整合和加工商。虽然这道“菜”看起来很像,但并没有什么营养。很多人却乐意品尝,以此来代替思考,缓解焦虑,然后继续的生活。

所以,罗振宇并不算是个骗子,顶多是一个行走的鸡汤侠。

二.总结一下“小趋势”

回到这一次的跨年演讲,不得不说罗振宇本人还是有备而来。整篇演讲,洋洋洒洒4万多次。尽管大部分属于名人语录的大乱炖,不产生多少观点,充其量只是观点的搬运工,再夹杂一点自己的边角料。而且搬运手法并不高明很多,许多名言的理解和应用看起来似是而非,甚至是错误的。

演讲的主题是小趋势,但是什么是小趋势?好像他自己也不知晓。总结起来概括:小趋势就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

怎么理解,他也并没有给一个确切的说法。他引用的例子,一个是移动支付,另一个是猫砂。

梳理一下罗辑思维对小趋势的总结:

1.第一,小趋势很小且不易察觉;第二,它不发生在我们熟悉的领域。它是通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才滚到我们面前,因此很难预测。

2.小趋势的逻辑:就像每一班车,停靠时间都很短,而且看起来都像是末班车;然而这些车是一会儿一趟,而且越来越密集。然后以微商,网红、拼团、直播电商等等为例说明。再介绍一下,总有新机会坐上下一班车,不存在末班车这一说法。

3.关于小趋势:我们只能随时做好准备,把自己感知能力磨得尖锐无比,随时等待捕捉那个小趋势的信号和未来。

好像说了很多,好像又什么都没说。我试图从4万字演讲中抽丝剥茧,寻找一些有益的启发。然而,只找到上面几点勉强认同的看法。其他内容,无非是各种鸡汤文,名人名言,历史的大杂烩,大乱炖;除了这些,就是他本人对“得到”大学和得到APP的极力推崇,姿势不美,吃相难看。

小趋势是怎么理解?对不起,老罗的小趋势可能我们没法理解,他眼中小趋势中的“小”和我们所认为的小趋势似乎不是一个级别的,而他本人似乎也并不满足于小趋势带来的各种收益。引用雾满拦江中吴老师的话来说:

然鹅,罗辑思维是艘大船,要捕获的猎物必须异乎寻常的大。

他眼中的风口,那必须是狂风骇浪。否则他就吃不饱,不够吃。

听众和他所要求的,未必是同一个东西。

对于听众的趋势、机会或风口,于罗辑思维眼中或许只是微小震荡,不值得费心。

然而现实中的大趋势,人人都能看得见;而小趋势无非是大趋势上的种种变化。

三.理性看待知识付费

关于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最大的争议是他用新瓶装旧酒,用一些全新的词汇包装有的老知识,干货和见解严重缩水,鸡汤和推广大行其道。有人维护老罗,认为在娱乐至死年代,这样的跨年演讲至少不算什么坏事情;有人抨击老罗,一分钱一分货,花了钱听到这样的鸡汤还不如听一段网络上的令人沸腾的演讲。

从罗辑思维来看,罗振宇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中国人有四怕:男人怕穷,女人怕丑,孩子怕笨,老人怕死。所谓的害怕,就是担忧和恐惧。既然有了担忧和恐惧,那么就必须要找到办法去缓解,不然每天生活在恐惧和担忧当中,备受煎熬何时是个头?

贩卖恐惧的罗振宇们

于是在这样的担忧和恐惧之下,各种投资理财课程,整容美容医院,课外补习班,还有医疗保健课程等,成了社会的热门行业和显学。多少人前赴后继,花费各种时间和金钱渴望财富自由,永葆年轻,名列前茅,健康终老。然而这些愿望可能实现吗?

很难说,至少通过这些学习这些课程,是很难实现的。以投资理财为例,郎咸平曾为泛亚站过台,宋鸿兵也为一家机构站过台,罗振宇和吴晓波都为“贝米钱包”站过台。而这些人占过的平台,最后都暴雷和跑路了,坑了一波投资者。对他们而言,损失的仅仅只是名声,赚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币。

坦白说,付费学习是客户自己的行为,罗振宇并没有坑蒙拐骗,几十亿的估值,也是靠他本人强大的忽悠能力和吹捧的以及资本泡沫的共同推动成立的。他推销的知识付费,最多算是自卖自夸,还远远没有达到非法诈骗的结局。但是很多人,依然对这一模式嗤之以鼻。因为,求知路上并没有捷径靠,吃别人嚼过的馍,想想都觉得恶心。

知识本身就很复杂

知识本身是一个多远而又复杂的概念,它既可以是那追求真理的工具,也可以是某种实用性的技能,也可以是某一个的话语体系,也可以是某种不为人所知的信息。而知识付费的性质,又决定了其产品注定碎片化,短平快和缺乏深度的。

一个人想通过在网上购买一些专栏,就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注定是痴心妄想。但是这并不妨碍知识付费本身。因为在得到APP中有很多来自学界、职场的大咖。比如,宁向东,薛兆丰等。本身就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而且他们的课程总体反应也较为良好。他们的课程都是几十年知识和经验浓缩的精华,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不可能带你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但至少为你开启一扇扇“结缘之门”带你进入一个你以前从未发现过的领域,从这一点而言,这是为何得到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99,199或299的课程,其意义在这里。

毕竟你读了四年大学花费了远远不止这个数,但是到现在你工作时,能用上又有多少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苛求罗振宇带你了解成为某个领域专家是不现实和甚至带有某种欺骗性。这不是罗振宇们的使命,而是高校的使命。

得到的定位

到将自身定位为“知识服务商”;但从实际上来看,它更像一个“知识中间商”,通过赚取中间差价的方式,完成信息的降维处理。得到的火爆,从某种时候确实证明了市场需求的存在,而它如此火爆的根本原因在于,它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学习梯度,从而形成的多赢的局面。

大众需要知识,但没有指南针和地图,对于位置你一无所知,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开始;而知识分子需要受众,但因为其过于精专不为大众所知,那根深蒂固的习气,导致了他们的著作很难为大众所接受,更谈不上喜欢。于是得到居于其中,一方面遴选内容挑选知识分子检索;另一方面,通过深度合作,降低学习门槛。

四.独立思考才是解决的根本

罗振宇们不是洪水猛兽,粉丝为知识付费也是自愿的。只是希望不要把知识付费带到沟里,也不让要粉丝把鸡汤当作知识,把别人去加工东西当作真理,真正的知识,真正的技能,是没法让别人代替思考,代替实践的。

当下我们所有人都面临一个问题,信息过载。每天,各式各样的信息如洪水猛兽一般向我们涌来。在面临众多选择的情况下,如何去甄别这些信息的真伪,如何去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如何找准自己人生定位,然后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宏大而又艰难的课题。靠别人的经验,是不行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要有独立,尤其是在思维上。自己不独立,别怪罗振宇。

独立思考,自由之精神,永远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当前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我们对于新知识,新信息有一种本能的匮乏感,因为担心自己匮乏和恐惧,所以产生恐惧,因为产生恐惧,所以想紧跟时代,更加高速的吸收和学习。这没有任何问题,自我提升是每一个人的刚需。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一个时间短缺时代,一个急于求成的社会,每个人都很浮躁,每个人都想一夜成名,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捷径,而知识付费打着你不用思考,听我的旗号,迅速得到人们的跪拜

然而很多人,在得到上购买专栏,参加写作培训班,在知乎上购买讲座,手机里没有几个知识付费的公众号,都不好意思和聊天。一开始觉得很有用,生活很充实;然而发现,并没有任何卵用:认知没有提高,思维没有升级,知识技能没有提升,反而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钞票。

知识要转化

知识不经过思考,不会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你得到的充其量是信息。学习的时候,我们经常借鉴学霸们的笔记,以为记了笔记就可以提高成绩,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骗局。

因为笔记这类东西,是思考和总结的产物。未经思考的东西是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没有人能代替你去努力,同样的没有人代替你思考问题。你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实践。

逻辑思维懂你的知识焦虑,但他永远不可能治好你的焦虑,他只能不断的贩卖焦虑,不断的挑逗你的神经,进而你只会一次又一次的为他的自己焦虑,为它的产品续费。他赚了钱,你却没有获得想要的知识。因为你会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我买过的某个课程,第一次课有三万人听,最后一堂课只有不到3000人;连自己需要什么的都不知道的人,无外乎被收割被忽悠了。

而你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学会独立思考,要训练独立思维,要有目标定位。思考是一种能力,而且也不是一个多么独特的,每个人都会通过训练和学习得到,所以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给自己耐心,才能获得思考的质量,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不能。如何独立思考,这是另外一个故事。总之,罗振宇能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其实,独立思考只是其中之一。

自己不独立,别怪罗振宇。

别丑化,更不要神化

学会独立思考,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

相关文章

  • 自己不独立,别怪罗振宇

    12月31日晚,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如期而至。 这个演讲他足足准备了一百多天,全文多达4万多字。 在深圳,他完成了第四...

  • 罗胖和他的新罗辑思维

    5月17日,知名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出品人罗振宇和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确认分家,申音出走,罗振宇独立运营罗辑思维。...

  • 阅读的方法

    作者:罗振宇出版社:新星出版社ISBN:9787513348867 有人问罗胖(罗振宇):你为什么能读那么多书?不...

  • 如何做一个不纠结的人

    罗振宇 知识就是力量:怎样成为一个不纠结的人。视频链接:罗振宇 知识就是力量:怎样成为一个不纠结的人(youtub...

  • 大同人才网:一个人开始独立思考的3个迹象

    真正的独立思考 从学会“复制”开始 我的不少文章里,经常提到罗振宇说过的话,以及罗振宇在节目中讲过得一些事情。 也...

  • 中国人的中国式机会

    新思想代表罗振宇先生 01 以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为伴奏,感受,岁月不饶人,我们也不曾饶过岁月! 2015、2016、...

  • 为什么年龄越长时间越快

    在喜马拉雅听许知远的《十三邀》,有一期请到了罗振宇, 罗振宇讲到他自己感觉时间很宝贵,许知远问为什么。 罗振宇说他...

  • 罗振宇的成功是靠“贩卖焦虑”?

    一、罗振宇是“奸商”吗? 二、罗振宇是怎样“制造焦虑”的? 三、做个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一,罗振宇是个奸商吗? 奸商...

  • 粗观“罗振宇跨年演讲”有感

    从鼹鼠的土豆老师那里得知:2021年罗振宇跨年演讲!于是,今天从网上找到了罗振宇的资料,原来罗振宇是得到APP创始...

  • # 得到直播1031-罗振宇点评“罗振宇的骗局”

    得到直播1031-罗振宇点评“罗振宇的骗局” 罗胖 前一阵有这样一篇文章,说《揭秘罗振宇的骗局》我今天就来跟大家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己不独立,别怪罗振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jl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