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行不行?
--不上班你养我吗?
-我养你啊!
--先照顾好自己吧,傻瓜!
《喜剧之王》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周星驰和张柏芝之间的这一段对话了。
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我们还是先把伟大理想和高尚的信念这套说辞放一放,我们上班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要养家糊口。
上班,不是一项福利,而首先是一个责任。
当上班成为一个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时,上班时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就好像是有人在“故意为难”我们一样。
如果有一件事情做好了,是我克服困难,辛苦完成的,我多不容易。如果一件事情没做好,那肯定是因为不可控的、别人的、或者意外的缘故,想做事却没有条件,我多不容易。
于是,抱怨就产生了。
01 处境,其实是你的选择
里德.霍夫曼在《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写到,你要把公司当作是一个想要共同赢球的球队,而不是一个家庭。
他之所以强调这一个观点,是因为我们很多人,总是把公司当作一个家庭来看待。
比如,有一句人们常说的话,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他们想做一个“会哭的孩子”,于是成了一个“爱抱怨的职工”。
但是,单位不是家,领导不是妈。
没有一个正常人是想要不停地听到别人的抱怨的,更何况,一个妈妈没有办法丢弃她的孩子,但是一个领导,可以随时放弃一个职工。
抱怨的真正危害是它带来的两个后果。
第一个后果,抱怨不仅会传染,而且会朝着螺旋式上升的方向发展。
我们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当亲妈妈,努力给孩子买学区房的事情。向我们说明环境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在公司里说豆腐脑应该吃甜的,也许会有人上前跟他争论。
一个人如果在公司里面抱怨制度不合理,沟通不流畅,工作不顺利,马上就会收到其他人的附合。
几个人就会越说越起劲,互相应证,仿佛自己生在水生火热之中。
如果自己不进行克制,这样的抱怨会越来越多,就像一个向上爬升的螺旋,不断的往上长。
第二个后果,抱怨的多了,自己会当真的。
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什么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
《吕氏春秋》中讲过一个“亡斧者的故事”。
说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了。
他看到这孩子走路的样子就是偷了斧子的样子,看他的表情神态就是偷了斧子的样子,看他说话的方式内容就是偷了斧子的样子,反正就是无论做什么都像是偷了斧子的贼。
过了不久,他在翻谷子的时候,找到了他的斧子。他再看邻居家的孩子,走路说话神态表情,都不像是一个偷了斧子的人了。
当你认为别人都在为难你的时候,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证据。
当你认为制度不合理的时候,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漏洞。
当你认为自己很委屈的时候,你会变得越来越委屈。
当你总是在不停抱怨的时候,你就变得越来越像祥林嫂。
终有一天,你会变成那个你想像中的,自己设计出来的可怜人。
02 选择,从改变态度开始
任何情况下,你都有得选。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提供了一种解决这种情绪的方法,就是把“不得不”变成“我选择”。
我“不得不“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给孩子做饭,变成”我选择“早点六点起床,给孩子提供美味的早餐。
我“不得不”每天去工作,承受各种的不愉快,变成“我选择”每天去工作,给家人提供生活的保障。
而对于每一项工作,我们都有如何去实施的“选择”。
有两个年轻人毕业后到了不同的公司,公司给他们安排的是同样一份工作,就是给领导贴发票。
这是一个很无聊的工作,其中的一个人,觉得这份工作简直是对他的侮辱,在干了两个月之后,忍无可忍辞职了。
另一个人,通过分析发票发现了一个规则,在不同时间、地点,甚至一个月不同时期,老板会选择的会议和招待场所都有不同。
为了获得更多数据,形成更好、更具有智能的判断,他不仅贴现在的发票,还把以前的发票和报销单都研究了一番。
这种看似无意的交流,让他清楚知道了老板的体验和偏好,并且通过报销金额和老板的感受,知道了每个场所的性价比和体验的优劣。
后来,当老板让他安排事情的时候,他只需要知道来人的数量和身份,就能妥贴地安排场所,老板不但满意还很惊喜。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道:你可能无法控制人生的波峰波谷,但你永远可以控制一件事情,就是你对万事万物的态度和看法。
我想说,除了控制你对万事万物的态度和看法,你还可以控制你做事的方式。
03 改变,关键在于执行
所有不给解决方法的心灵鸡汤都是耍流氓。
工作中怎么样能变被动为主动,你需要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你花一定的时间认真思考。思考的方向可以总结为:GROW。
GOAL:设定目标
首先,需要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想要什么时候实现,实现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量化的指标可以衡量。
这个目标需要对你有吸引力,可以让你在疲惫的时候一想到这个目标就能重新获得力量。它可以具体到争取到一个大的项目,完成一个项目的实施,甚至是个人能力的提升。
目标设定之后在短期内不要有大的调整。
REALITY:现状如何
目前的状况是什么样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之前都采取过哪些行动,这些行动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这个目标除了你自己之外,还与谁有关,他们的态度分别什么样的。
最重要的一点,你怎么知道你想的这些是准确的,它们有没有可能只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
OPTIONS:如何选择
针对你确定的目标,按照目前的现状,你有哪些不同的选择。
对于每一种选择,它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障碍。
如果将来这个事情失败了,你觉得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针对这些可能的原因,你能想到什么解决的办法。
在过程中你可能需要得到谁的支持和帮助,你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他们的帮助。
WILL:具体方案
目标有了,选择也有了,最后就是怎么做。
你需要列出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眼前的工作是什么,下一步的工作是什么。
什么时候是采取下下的最好时机。
列好计划,然后去执行。
上班这件事情,可能真的没得选,但,
来都来了,不如把工作做的好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