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道德判断》,国内出版于1984年,此书读起来颇费劲,可能有翻译原因,也可能偏学术研究,有些形而上的东西不甚明了。
著者皮亚杰是近代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大佬那种级别。看了此书,事实证明,他能从孩子最普通的玩弹珠游戏中洞察出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趋势,真是佩服至极!
他的研究方法就是直接和儿童对谈,围绕特定主题,以儿童能明白的游戏或背景故事为引子,来询问他们的看法和感受。谈及的内容都是儿童日常生活,关于弹珠子游戏,关于如何评价说谎,关于如何看待惩罚…以一定的样本量来归纳分析,研究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脉络。
我读此书的初衷就是想看看一个孩子的道德意识是如何发展的,因而就不涉及对纯理论的讨论了。以下就让我开眼界的部分,做个记录。
1.关于规则意识
小月龄宝宝处于探索阶段,无甚规则。小宝宝最喜欢的事就是拿着物品敲敲打打。书中有一词,叫“运动的快感”,我觉得形容挺贴切。
慢慢地,简单动作发展出运动图示。比如宝宝拿到勺子,不断拿勺敲击桌面,形成惯例后,这一运动图示在探索别的东西时也会被套用,比如拿碗、拿瓶子敲击某个表面。这一自发形成的图式,一条适用于不同物体的相同处理方式,皮亚杰认为是规则意识的最初形态。
当宝宝长大,渐渐明白有些事是一定要遵从的,比如晚上八点睡觉、饭前不能吃零食等。两三岁的宝宝甚至认为这些实质由大人人为设定的规则,和太阳东出西落的自然规律一样,是自然世界存在的一部分。
幼儿心目中的大人具有权威性,和创造了世界的上帝一样神圣,因而对于由大人外加的规则,孩子觉得是神圣不可更改的,更改就是犯罪。同时,宝宝们会有很强的模仿意识,与其说他们在跟随大人,不如说他们在模仿,而模仿不是道德表现。
这个阶段,他们虽然知道自己要遵守规则,但并不明白规则背后的缘由,对规则的解释是极其个人化的。几个两三岁孩子一起玩同一套玩具,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的运动图式和符号系统,行为看似一样,其实对行为的想象并不一样,不要奢望他们能相互理解,合作玩耍,两三岁孩子的游戏形态往往是同一规则下各玩各的。
比如书中探讨的玩弹珠例子。七八岁孩子给两三岁孩子讲了规则,看起来他们在同一规则下玩耍,实际上两三岁宝宝经常在“假交谈”,表面上在和对方说话,其实是自言自语。宝宝们内心有一长者形象,可能是七八岁小孩,也可能是大人,这个形象融合了见过的所有例子,他们在模仿这个形象行动。对于游戏输赢的结果他们并不在意,此时宝宝们只关注自己能否获得游戏快感,各玩各的,各找满足。
七岁以后,孩子开始从关注自我到关注他人,了解到别人会有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因而竞争和协作发生了。当不同意见产生时,他们不再像信奉神权一样去遵守长者给予的规则,而是会对规则进行讨论协商,当舆论达成一致时,规则便得到承认。
十一二岁以后,更进一步,孩子开始关注到规则本身,有了初步推理意识,会预测不同情况的发生,对有可能出现的场景进行规则制定。生效后可以更改,得经过相应程序。规则变得越来越系统化、逻辑化、民主化。
之前,小娃娃们在重复动作中享受运动快感,长大了,当图式变成规则,这种快感是否会一直存在?比如,马路上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不是因为老师教我们要拾金不昧,而是做了这件事让人心里舒坦。当遵守道德规则不是因为外在义务,而是因为心里有内驱的道德快感时,这是否标志着外在规则内化,道德意识生成呢?
2.关于道德实在论
小孩难免会笨手笨脚,破坏东西。书中,皮亚杰提供了两个故事来询问儿童,哪个故事中的孩子行为后果更坏。
背景故事A:小A嘴馋,想偷偷去取厨房柜子上的饼干,结果打碎了旁边的两个杯子。
背景故事B:小B想帮妈妈做事,于是端着10个水杯去清洗,结果手一滑,盘子翻了,杯子都碎了。
有意思的是,大部分七岁前的孩子认为小B更坏,因为打碎的杯子数量更多,而大孩子们则看到了行为背后的动机,认为小A更坏,因为他偷饼干是不对的,而小B是出于好意。
再比如,书中关于说谎的例子,皮亚杰同样编了两个故事,然后询问儿童,哪个谎言更坏。
背景故事A:小A在回家路上遇见一支大型犬,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回家后小A和妈妈说,自己看到了一只像牛那么大的狗!
背景故事B:小B不想去上学,于是和妈妈说自己生病了,其实他身体很好,但妈妈相信了他。
类似地,幼儿认为故事A的谎言更坏,因为没有像牛那么大的狗,这个谎言一下就被大人拆穿了,没人会相信。而第二个故事中,妈妈相信了小B,所以小B的谎言没那么坏。大孩子看法就不一样了,认为小A的谎言不坏,因为他只是在开玩笑,表达惊叹。而小B欺骗了妈妈,是更坏的行为。这便是皮亚杰所称的道德实在论,在年幼儿童眼中,客观责任为道德评判依据,而不是主观动机。
一方面,幼儿以自我中心思维居多,并无意愿去主动了解别人想法,因而他们看不到别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同时,幼儿还处于被大人约束较多的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大人的反应中。
比如大人在看到打碎两只杯和打碎十几只杯时,明显后者更让大人暴跳如雷,从大人的习惯反应中,儿童觉得越糟糕的可见后果越坏。对于谎言的评判自然也建立在大人的反应上。儿童一开始对谎言的认知并没有道德色彩,他们认为凭自己欲望来改变事实不是坏事情,所以大人信就不是谎言,不信就是很坏的谎言,因为会有惩罚相继而来。
要注意的是,自我中心不代表自私,这是儿童意识发展的正常阶段,即前社会阶段。当一个家长指着两三岁孩子的鼻子,批评娃自私的时候,这真是莫大的冤枉。自私的概念是建立在不顾及他人的前提下的,娃连他人的概念都还没有,私个啥呢?
要想尽量减轻道德实在论倾向,大人可以这样做:
1)对于儿童行为,大人自己不能光看后果,不看动机。以动机引导为教育方式,而不是以奖惩来塑造行为。
2)对于大人设下的规定,尽量和儿童解释清楚规定背后的理由,将道德权威转移给规则,而不是单纯依赖大人作为养育者的权威,来强制约束执行。
皮亚杰自己养孩子时,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家把成人对孩子的约束减少到最低程度。但他发现,一些无法避免的约束还是会带来道德实在论,孩子对大人所设的规矩有种很强的责任感,即使孩子自己是无意犯了错,也会觉得自责内疚。皮亚杰举了他家孩子一个例子:
“大约在雅克琳二周岁时,她玩着我早就给她的一只贝壳,这贝壳非常脆,一掉下来就被打碎了。雅克琳很沮丧,而为了让她相信这不是她的过错,我费了好大的劲。”
孩子无意间打碎了东西,但他们分不清有意和无意的区别,他们只看到自己笨手笨脚造成的后果,于是觉得沮丧内疚。同样,对于别人侵犯自己的举动,比如被朋友踩了一脚,哪怕朋友是不小心的,他们也觉得对方就是故意的,对于行为背后的动机,陷入道德实在论的幼儿是看不到的。
自我中心阶段的道德多为他律,受规则的外在约束。当儿童开始问为什么,对万物动机感兴趣时,当他们开始对对方内心感兴趣时,外在约束的规定便走向内在协作的道德。以前是因为爸爸规定不能说谎,现在不能是因为说谎会失去别人信任,失去社会关系。
有趣的是,当孩子明白动机和行为区别时,聪明的他们就会用“我不是故意的”来为自己行为开脱了。
3.关于惩罚和公正
关于惩罚,皮亚杰也编了几个故事,以下举例其一:
家里面包快吃完了,妈妈让小A去店里拿下面包,小A在玩自己的事情,结果到了午饭时,餐桌上还是没有面包。爸爸决定惩罚小A。
惩罚一,小A本来计划好明天去玩最喜欢的骑木马,现在爸爸惩罚他,不让他去玩了。
惩罚二,爸爸妈妈午饭时吃剩下来的面包,因为小A没有拿面包,面包不够了,所以罚小A午饭没有面包吃。
惩罚三,用孩子的做法来对待孩子。爸爸对孩子说:“你不帮助妈妈,好吧,我也不惩罚你,不过以后无论你让我帮助去做什么事, 我都不会去做,这样你会看到如果大家不互相帮助,那会多么糟糕。”
皮亚杰将惩罚大体分成两类,一类是抵罪性惩罚,像故事中的第一种,通过某种方式让孩子感到痛苦,比如体罚、剥夺享受、约束活动,惩罚内容与当下事件无关,只是作为抵罪方式;还有一类是回报性惩罚,比如上述故事中的第二种、第三种。通过承担错误的自然后果(没有去拿面包,所以没有面包吃,承担肚子饿的后果),让对方顺其自然看到错误;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明白社会契约的违反是有代价的(他不去帮助妈妈,所以爸爸妈妈也不去帮助他,互助契约损害)。
书中做的实验是看六岁以上的孩子认为哪种惩罚最厉害且公正。有趣的是,大体上10岁以下的孩子认为抵罪性惩罚更公正,大孩子则认为回报性惩罚更有意义。
此处插播书中另一个访谈,有两个故事:
背景故事A:小A在家里玩,忽然想画画,他想起爸爸书房抽屉里有纸,于是跑去书房去拿纸作画。爸爸回来了,看到被弄乱的书房很生气,惩罚了小A。
背景故事B:内容相同,结尾变成爸爸没有惩罚孩子,只是说孩子做得不对,“当你不在家的时候,如果我去拿你的玩具,你会不高兴。 所以,当我不在的时候,你也不能拿我的纸。这件事使我不高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
当孩子被问到哪个爸爸较公正时,大部分年幼孩子指向实施了惩罚的爸爸,大孩子则认为解释原因而不惩罚的爸爸更公正;当问到哪个爸爸更好时,年幼孩子虽然赞同惩罚的爸爸,却觉得进行解释的爸爸更好些,更讨人喜欢,真是有趣的矛盾!
随孩子长大,他们慢慢发现大人也会经常犯错,长者权威的神圣光环越来越弱,孩子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在拓展变化。直接的抵罪性惩罚不再有效,公正也不再是父母的单方说辞,孩子越发讲求事实公平和事理逻辑了。
关于事物的公正,再看一个有趣例子:
背景故事:有一个不听妈妈话的小孩X,妈妈让他不要拿剪刀,结果趁妈妈不在,他还是拿了。在妈妈回来之前,他把剪刀放回了原处,妈妈也没有注意到这件事。第二天, 他去散步,走过小河上的一座小桥,但这座桥的桥板腐朽了,桥板一断,他扑通一声掉入河中,他为什么会掉进河里?
较小的孩子认为是小X没听妈妈的话,所以会从桥上掉下去。而大孩子认为无论小X听不听妈妈的话都会掉下去,因为桥坏了。
在幼儿眼里,用书中的词来说,自然是人类的同谋者。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会掉下桥去,因为桥看到了整件事情,它在帮妈妈惩罚小X。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且按照一定规律运行,带有泛神论色彩。下次听到小宝宝看似胡言的乱语,比如大风生气了,筷子打架了,不妨猜猜语言背后的心理逻辑,童言可没那么单纯哦。
以上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做了简单回顾,书中还涉及了其他主题,比如集体责任和个体责任、儿童之间的公正等,书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关于孩子的访谈记录,可以看到活生生的可爱回答。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身体成熟、意识觉醒的过程。当孩子会说谎,会为自己开脱,会和大人讨价还价时,不是他们变皮了、变坏了,而是他们的道德意识在慢慢觉醒,他们在提醒大人:嘿,爸爸妈妈,我又长大了,离成人又近了一步,请不要轻易糊弄我、压制我,我需要更平等的对待和交流!
老皮同志,牛掰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