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以载道灵魂之歌上下求索
12-6 从知行合一 浅谈人行于路

12-6 从知行合一 浅谈人行于路

作者: 未曾来何曾去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08:12 被阅读10次

首须弄明白 何为 [知]  [行]

广义而论:  [知]  释为认知   [行] 乃实践也

虽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会八方客 可谓是心想事成 看似春风得意 风光无限 而此仅是人生表相的粗浅阐述而已

若以实质剖析而论  我们所读之书 果真全能学以致用吗  所谓交八方宾朋  又有几人可谓[知己]  走过万水千山  历经人生风雨  错过了几多沿途风景 真的不敢细细思量 勘观当今世界风起云涌 日新月异    时代变化之疾之速  凭心而论  有时确实令人无所适从,再看周遭之人事 你会不会蓦然生起一种人初生时如蝌蚪 长大了反倒成了坐井观天之感慨境遇此时 倘再死执陈旧理念  的确有点儿0ut新女性之列了

时间如梭 光阴似刀 刀刀催人老之际 反倒将己平凡内在的价值潜能剥离和激发了出来  对过去和现在的自己 便有了全方位新的[认知 ] 。 至于未来 答案不可预期 仔细思索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  连自己的生死都无法操控 更何况未来乃至身外之物呢 而我们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的流浪者罢了 得又何所喜 失又何所忧呢

人行于路 倘若实现了涉世之初的理想 又该当如何呢  嗨——若你所需且又具足所能  那便再造新梦吧  人生若有梦可做 证明你仍在进取 依然处于生生不息的拼杀博击之中  而其前只顾着运筹帷幄  沉浸你人生的布局是如何的险妙 如何的出奇制胜 于是乎便坦然地坐拥你所战领的高岗城池 自得其乐的远观近赏 风景的美妙云云…

岂不知刚从经年的舒适区探出脑袋来 现实赋予你的却是闷头一棒 耳光一记  何许何处?你竞于不知不觉之间从主角兀自沦为时代的配角?  一如糊涂的太上皇似的,煞是讽刺 ……  唏嘘着没棱角的善意即是最大的愚痴 然,将军有剑不斩苍蝇!刻意的也好, 无心的也罢  。毋庸置疑一一温水煮蛙式的结局 几近令人崩溃窒息,如此如斯的哑然之苦,谁知谁知?

何许?何处?心殇,情殇……半生云烟如是,堪忍秽土如斯,真真假假承转之间,蓦然看穿很多东西  霎那间疲惫之心爆弱 电量竞不足10%  死活也带不走这支曾是多么强大的心灵系统    于是乎你又须麻溜的求它 哄它 并安慰着它:亲爱的 智慧如你 你当知 若有所失必有深意 今之隐忍, 只不过是人生进退取舍之间的承转启合一一此处花落彼处花开的因缘使然罢了 …哑然之际 不由陷入深思 我们独体生命的任何个体或事物的存在及盛衰 皆有其合理性及两面性 这要看如何运用一个心字 细参深悟 去伪存真也好 删繁就简亦罢 剥丝抽茧的过程中 无非是对生活[知][行]的精细注脚而已 时间这把精准的手术刀  带给我们的不能仅是岁月如斯夫的表象嗟叹 至关重要的是要你从更深层面的实质处着手反观内在的自己 对自我要有明晰而全方位的重新认知。可见 [认知 ]才是问题存在之关健 它将引导你未来 走一条什么样的人生路 : 而你必则须具有做到[知行][合一]的坚毅、果敢和勇气

倘若按儒家 孟子所说:可以仕则仕 可以止则止 可以久则久 可以速则速 从而学会规避人生的风险 大处布局小处细察 着衣携领便是方法,耕耘好当下 !

偌再依道家老子无为思想而论: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老子的于世无争之谋略思想 深刻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 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并成为广泛流传的哲理警世明言 无争无为方可大得大为 并非浅层面的什么也不做  而是不着于心 如风过无痕 水流无迹的大智慧。反之若仅从字面之浅悟,便是不悟!(岂不是天下无风而动,死水一潭吗) 人行于路 亦指在待人处世中 要张驰有度  隐显进退一如 。当己处于尴尬不利之地或者危险之时,不妨先退让一步 唯有如此才能避其锋芒 脱离险困之境遇 方可再另辟蹊径 重新占取主动权后 勇往直前 重新步入另一个人生高度  犹如探囊取物一般 轻松自在 至于当隐则隐 当显则显 取舍果敢 内敛隐忍 是以道祖的无为思想 看淡得失,看淡升沉起浮 将内在的灵性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才可无为而不为。所以窃以为先做好人后谋大成 而做人要学恭谦卑让 学会反观自牧 对自己要生起金刚信心 古今成大事者 莫不受尽屈辱磨难 于屈辱磨难中完成自我教育 自我蜕变 自我成长 那么你平生所期的凤愿 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佛家所讲的忍辱般若波罗蜜 则无修而修 不证自证 必定能实现一个个新的梦想 达成最终的目标 于不来不去之中 使心灵渐达淡泊明智之臻境,此时你要懂得激流勇退,功成身隐 养心悟性于天地山水之间,此亦是道功所摄大根器也,除了慈悲还是慈悲

故尔 目前之你当学会守护己之天命本真 学会好好慈悲自己,才能慈悲众人 才能于成就别奉献自己的大道上 磨砺心性 勇往前行 才能以儒雅之风笑看人生 以道家之无为看淡得失 于此生蜕变于蜕变中凤凰涅槃 圆融万法  回归如如本真

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正如他在龙泉悟道后《传习录》中所说 “知是心的主意, 行是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可见知与行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关健在于你这一颗心 如何认知 然后再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当然先有行动方可再重细节 有时候细节往往则是成功的关键 譬如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用力 不然便是事倍功半 乃至南辕北辙 此[行]不行 便谓之非真[知]也  反之若[知]而不[行] 空怀理念素心 少了践行之功夫作依证 知何以托 事何以成?故而道心须从事上磨 才可立得住 站得稳 难道不是吗?

心若沉静 任尘世外境如何宣嚣嘈杂 如入无人之境 不卑不亢 不牵不缠 虽烦恼犹在 你亦可行事自如 一如石压枯草 再无妨碍  再谈躬身自省 ———-让已之灵魂 合拍己之脚步 于现实中勘践你的认识 进尔修炼净化己之灵魂 于你所喜亦喜你的人事物之中 或奔跑 或漫步 或歌赋 或填词 或瓦全 或玉碎 或荒丘 或戈壁 或入云端 或潜海底 ……每个场景中都做好真实的自己 无论任何时候只需牢记 你的人生自己才是真正的主角和掌舵者  粉墨登场的七姨八姑或三教九流 任它哪个宗门派别 打尽太极 一笑而视 切莫为不值得的风景驻足 进而遮住你眺望前方的眼睛 导不出你要的戏  倘若事倍功半 岂不哀哉可惜 当今互联网时代 你不努力就会落伍 你不跑马圈地 在江湖上雄起  就会被人毫不客气的逐出疆域 暂不论使命抑或自命  亦不论人为或是天意 唯用适宜的方式,不遗余力的燃烧自己,才不枉人间来此一遭,才能让己之将来 配得上己所承受的苦难及殷殷心语!

早安!用一声早安 开启一天的顺心逐意,送给或远或近的亲朋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海棠小生:《拜读点赞》

    拜罢新人拜大侠,留评点赞简书崖;
    小生恍若传销客,可砍亲栽腊梅花?
    絮絮叨叨划屏幕,此君大作甚当夸;
    文思巧妙堪奇秀,碧玉莲花美无暇。

    【容吾意解:非是小生耍刁图样一番,皆因初来乍到所识无几,门可罗雀尤为寒酸。为广结文友故无奈出此下策而为之,还望尊驾多多包涵。吾已烹制上等香茗,祈待尊驾移步草庐为小生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本文标题:12-6 从知行合一 浅谈人行于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b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