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县的马村住着一个代姓书生,读了几年书,数次乡试都没能考得半个功名,老父老母呕心培育多年不见其进步,早早撒手西去,留下并不多的家产给代生挥霍。
代生不喜读书,独爱养鸟,从八哥到鹦鹉到百灵到画眉到金丝雀,只要有人推荐,只要听人夸赞,他便会想尽办法弄回家来。三进的小院里,屋檐下挂满了鸟笼。
代生不事生产,为了养鸟把祖传的田地卖得所剩无几,仆从佣人也已遣走大半,生活日渐拮据。
这一日午后,代生在房中小憩,忽听床边有悉索之声,转过头睁眼一看,是两只猫正在窗下拔弄一颗柔亮的、鸽子蛋大小的物事。
那两只猫代生看着颇眼熟。
黑尾白毛的那只,两眼下都有铜钱大小对称的两块黑,鼻头上也有一块,像极了唱戏的丑角。和一年前被他掐死的那只流浪猫长得一模一样。
去年夏初某日卯时初,那只流浪猫从后围墙跳进院中,攀上梁柱,撞落了一只百灵的鸟笼,叼走了那只百灵,这一幕正被早起的王妈看见,报给了代生。
代生交待下去,不管是谁,只要活捉那只猫,都赏钱两吊。有钱能使鬼推磨,小厮六子发现那猫刚产仔不久,必四处觅食,设计一陷阱将那母猫逮住送到代生面前。
代生丢了两吊钱给那小厮,抓过那母猫的脖颈,生生掐死了它,扔进了茅厕。
另一只黑背白肚子的猫是邻居朱氏养的,前一个月刚被他偷偷毒死。这缘于他的另一只绿皮鹦鹉。那鹦鹉被他养熟了,打开笼门也不飞走,总停在他的肩头、手中学舌讨吃。时间一久他便大意了,敞开鸟笼让那鹦鹉自由出入。却不料一日,绿皮鹦鹉飞远了些,落到邻家朱氏的院子里,被朱氏那正在晒太阳的猫逮了个正着。
代生因此恨上了,又召来六子,找来鼠药用鱼肉小心盖住气味,投到了邻家的院子里。听到朱氏带着哭腔的怒骂声,他心里着实痛快了不少。
但那两只猫不是都死了吗?代生觉得晦气,随手抓了枕头向两只猫扔去,“滚!”
“嗷~~”两声低吼之后,两只猫没了踪影,窗户下的暗处只余下那个“鸽子蛋”。
他下床拾起,在眼前反复端详,发现那“蛋”竟是一颗少见的夜明珠,不由得心中大喜。前些日子县府的周师爷告老了,县太爷放出消息,想在在乡里寻一个识文断字的来接替。
代生虽没有功名,但因家世之故,也常在县府走动,知晓县太夫人极爱这类大俗之物。若把“鸽子蛋”送给县太夫人,师爷之位岂不唾手可得?
代生立马让人送了帖子去县府,第二日一早带了夫人前去拜会。夜明珠顺利地送进府内,到了县太夫人手里。
又是午后,代生正躺在逍遥椅上浮想联翩,一群衙役凶神恶煞地闯了进来,把一家大小全捆住拖到了县衙大堂。
“大胆代生,还不从实招来,你是如何盗取了知府大人的夜明珠?”惊堂木一拍,县令劈头问到。
谁能知道,两只猫戏耍的鸽子蛋竟来自知府大人的府中,知府已发出缉盗令,逮到盗窃之人绝不轻饶。
没人相信代生关于两只猫的说辞,他被投入了大牢,家产充公。家人因不知情得以遣回,却已无容身落脚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