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越来越不懂得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了,许多人针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归因于学校教育。其实在孩子五岁之前,他的社会能力能获得正面的启发,进入学校之后,他具备的人际关系能力可以帮助他更好的适应群体的生活。《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给了我很多启示。
抢玩具是孩子之间常发生的事情。大人们可能认为这是小事情,由小孩子自己去处理就好,特别是占便宜的一方家长。有的会用命令“一二三”来逼迫一方孩子放弃,通常是年长的让给年幼的,当然这是大人干涉的结果。第三种就是抢不过,大人采取“妈妈给你再买一个”的贿赂式方法来解决。以上三种方法看似解决了问题,其实不然。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呢?这本书讲到了教育的方法。
一 教孩子玩字词游戏
是不是、和、或者、有没有、一些和所有、之前之后、现在和以后、相同和不同。这些词给了孩子更大的选择空间,让孩子知道事情可以这样或者那样,如果换成那样会怎样?这只是一部分的问题。这样就帮助孩子拓宽了视野。所以要让孩子善于用这些词来组词,这样孩子面对生活时就会发现他的选择空间很大。他没有觉得我必须怎样,他知道还可以有另外的方向。
二 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
书中提到学校里的捣蛋鬼分不清卡通漫画上人物的表情是高兴、生气还是悲伤,是因为他从小就常被忽略感受。一个常被忽略感受的人就会倾向于忽略别人的感受。小孩摔倒了,家长说"不要哭,起来"。尤其是男孩子受了委屈,家长会说"哭了有什么用"。最后孩子真的不哭了,可是孩子学会了忽略别人的感受。所以从小就要与孩子玩看图游戏,问他画上的人物是什么表情?什么心情?教孩子说出"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寂寞……";还有就是在生活中观察,比如看到朵朵很难过,就问孩子"你看朵朵现在是什么感觉,朵朵跟妈妈吵架了,妈妈现在是什么心情?"这就是帮孩子识别感受。在大街上看到两个人吵架,有人很开心都可以锻炼他在生活中不断观察。要多跟孩子讨论感受,在讨论感受时,家长千万要注意不要评判。当你一开始张口评判时,孩子就会觉得他无论说什么都是错的。当家长总是倾向于评判时,孩子就会远离你。他会觉得和你聊天压力很大,而且说什么都不对。你可以问他为什么生气而不是简单的说你不应该生气。而不是说我并不想让你生气妈妈多爱你,这些话一点用处都没有,只是不断地评判孩子是不对的。
三 帮助孩子学会更多的词汇
比如"合适不合适""公平不公平"如果…那么…""可能…""或许…""为什么""因为"。书中提到妈妈和孩子玩"为什么"游戏,就是"我说什么话你们都问我为什么"。
妈妈:今天咱们不出去看电影了?
孩子:为什么?
妈妈:因为外头天气很冷。今天晚上咱们一起吃披萨 。
孩子:为什么?
妈妈:因为披萨很好吃。今天小明表现很乖。
孩子:为什么?
妈妈:⋯
好了,现在我们倒过来,我问为什么你们来说原因。
这个游戏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为什么"的能力。
除了以上玩偶游戏,书中还提到很多很多互动游戏学更复杂的词,孩子的学习欲望是很强的。这些词对孩子解决问题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