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过我的十本书(一)

作者: 肖小跑 | 来源:发表于2018-02-12 21:39 被阅读268次

    我喜欢文史哲,却干了金融这一行。十年来慢慢发现,用文史哲来解释金融好像更清楚。

    这是加缪老师告诉我的。他自己也跨界,把文学和哲学这两件事同时思考,发现了什么是“荒谬”:因为人对世界还有所期望。人是感性存在,欲望多,而世界是冰冰的,没任何满足您欲望的意思。于是有了不和谐,有了对立,有了荒谬。

    “世界既不是沒有理性,也不是毫无理性,只是毫无理由而已”:用这种哲学思维来理解金融,很多现象一语道破。

    比如您刚经历过的黑色一星期。

    金融通人文,但又不是讲一个故事那么简单。非讲成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矫情事小,误导事大。

    比如您看到一条毛毛虫,在叶梗上奋力爬,刚爬上叶稍,摔下,又爬,又滚下,再爬…您会想到什么?

    我会想到西西弗,古希腊神话中那位一辈子重复“推石上山、石滾下山、再推上山”的神仙:原来世间万物,贱如毛虫,也有精神。

    而事实呢?这条毛毛虫大概率沾染上了偏侧蛇虫草菌,真菌控制它离开自己的巢穴,爬上附近植物,重复西西弗运动。就像僵尸。

    这条寄生虫,也在我的脑子里。因为我按自己的三观赋予它意义: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要听的,理解自己能理解的。您也一样,其他世界人民都一样。大脑里的寄生虫,作用于各自行动,生成了这个混乱的世界。

    在金融领域,这条寄生虫,就是经济学死守的完美理性假设;而现实,是人类先天不足的认知。

    您可以把全世界资产看成一个蛋糕:蛋糕胚是利率和汇率,奶油是股票,再裱花上另类资产:大宗商品、房地产、比特币。这只美美的蛋糕被摔在地上时,并不会从蛋糕胚、到奶油、再到裱花有序坍塌,而是直接烂成一滩泥。您永远不知道它为什么,什么时候,会从谁手里掉下来。

    人的“理性”,就像中国画中的人物:永远没人形,永远随性而变。如果把社会科学跟数理化看齐,把“人”变成公式,假设之上再假设,理论之上再生理论,那经济学家就越来越不如牙医,央行没那几个点的通胀数字就不会做决定:最后“人”都不见了。

    这个时候如果向文史哲求救,大概率“叮”的一下就扣上了。因为在这里,您才能再次看到“人”:人的情绪,人的荒诞,人的大举动,小动作。这里才有世界最本质的规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信息无穷无尽。求道,要去繁就简,找到本质。不要妄为。

    下面是“叮”过我脑袋的十本书,分两次介绍,希望也能“叮”到您。

    1.《Why Societies Need Dissent》 / 为什么社会需要异议
    您的大脑跟别人一样吗

    去年我退了很多微信群。

    原因是不管什么群,早晚都会飘出一股诡异气氛。这气氛,找不到合适的词,我只能用“党同伐异”来形容。

    有讨论,就有多数和少数。如果不幸脑袋走了调,没跟大家对上,哪怕群里半个人都不认识,我也会很担心,很忧虑:别人一定有我没有的信息,我会不会被鄙视。结果大概率会放弃自己真实感受,声音越来越小。

    而另一边,一旦掌握了主动权,越极端的观点就越容易一呼百应,直到最极端的那个变成意见领袖,就像拍卖:价高者得。结果整个群变成了一个人,一个大脑。

    这让我毛骨悚然,指鹿为马事小,如果一群讨厌美国的人组了个群,聚在一起,越讨论越觉得必须搞点恐怖活动:911也许就是这么讨论出来的。

    行为经济学中有“cognitive bias(认知偏差)”:一但某种观点形成多数共识,哪怕51%,再想挑战,成本便呈级数增长。

    而踩踏只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结果。

    2. 《Skin in the Game》/ 切肤之痛
    说话的人能感到切肤之痛吗

    这本在我文章里友情出演了很多遍的大作,终于出版了。

    写黑天鹅的塔勒布老师这么牛,是因为他有个很容易理解的世界观:"Skin in the game"。为了押韵请允许我翻译成"用自己的皮,撑自己的局"(台湾版翻译成“切肤之痛”,也挺合适)。

    这个世界的趋势是,我们的行动越来越被专家学者和政治精英左右。他们的身份,是制造舆论的天然优势。其皮藏于羽毛之下,若隐若现。

    下次您在小心灵被震撼到之前,先看专家的skin在不在game里。如果不在,那决策他们做,后果您来担。

    3.《The Socionomic Theory of Finance》/ 金融的社会经济学
    我们在升浪之末

    这本书写了13年。

    过去八年里,我喜欢的音乐,包括爵士和后摇,都轻飘飘的;我那敏感悲观又自卑的男神Damien Rice,干脆消失了整八年。电影也连续小年:神话、探险、动画片儿,题材不痛不痒,冒着一股股傻气。再看政治大戏,虽然黑天鹅频现,言论愈来愈极端,但雷声大雨点小,经济在争吵中改善。

    一切符合Prechter老师的“正面情绪波浪”

    我们跟着他,从此点开始,拥浪而动,接下来应会看到:重金属,厌世音乐。恐怖电影,题材集中末世宗教、颓废、酒精、疾病和暴力。政治冲突,丑闻和民粹。再接下来,人们放弃未来,光明回归,乐观抚平伤痛,重新拥抱风险:全是套路。

    Prechter老师认为,价格波动始自人类群体的行为,就像音乐乐章,悲观与乐观交替解释,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人类彼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那我们现在在哪里?

    升浪之末。这一波从1974年延伸至今的滔天巨浪:"第五浪",大大长于人们预期:等它落下时,您会听到什么乐章?回旋曲,狂想曲,变奏曲,还是安魂曲?

    4.《Superintelligence》/ 超级智能
    智能有哲学观吗?

    这其实是本哲学书。

    我爸小时候的汽车,里面只有三个传感器:后镜,油箱,和收音机。现在,手机里就有20多个,车里有几百个,自动驾驶车里有上千个,微波炉里有,空调电饭锅里有,数量还在增加。这些传感器捕到的数据,过去三年翻了三番,今后五年不知要翻几倍。如果人工智能需要天量数据来喂,这些没准真能喂饱它。

    传感器把人的感知变成数据,数据喂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靠数据模拟出了人的感知。如果事情照此顺利发展,接下来,我们会遇到那个哲学命题:存在即是被感知(tobe is to be perceived):人有欲望,产生感知,感知指挥身体行动,行动产生数据,通过传感器捕捉,喂给机器,机器吃了数据,模仿人的行动,行动再产生数据,又被捕捉,再喂给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又模仿自己行动。到这里,突然发现,人不见了。

    世界因人工智能的感知而存在,人变成了机器意志的衍生品?

    5《From Bacteria to Bach and Back》/ 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
    都不可理喻

    这本书跟巴赫没啥关系。

    如果您害怕AI,大概率是怕被抢了工作。创造AI的人害怕AI,是因为不知道人类还能不能握得住方向盘。

    怕它的决策过程会慢慢变成黑匣子:这就是AI不可解释论。

    一块砖头厚的书,一部历史,一个观点:无论哪种智力进化,都会生出个复杂系统,复杂到创造者都无法解释。结果就是它的某些行为不受控制。

    就像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简单对冲风险的衍生品,会演变成为无人能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别说机器,人类的很多行为至今也不能被解释。比如选谁当总统,爱黄金爱房子,金融危机周而复始,民粹易燃。等等等等。

    即使有解释,也不完整。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互相拆台的行为学体系和辩论。人,从产生意识,到行为发生,中间也是个黑匣子。AI同样:它的智力体系,最后只有一部分能被解释,另一部分是本能反应,或是潜意识。

    丹尼尔老师只想告诉我们一件事:我们应该像对待彼此那样,谨慎对待AI。无论看起来多聪明,它其实跟人一样,不可理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叮”过我的十本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sl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