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悅己乐山乐水简书的梦想
欲为人上人,方入苦中苦

欲为人上人,方入苦中苦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04:14 被阅读3次

    欲为人上人,方入苦中苦

    文/石岩磊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从中可以看出,叫人吃苦的目的是成为“人上人”,就是要高人一等。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是东汉的史学家班固,他制作了个“九品量表”,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一分为三,便有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

    出人头地自古就是激发人们奋进的励志语,寒窗苦读的目的便是渴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入仕为官光宗耀祖,然而,一旦名落孙山或屡试不第,即会失魂落魄生无可恋,正如唐朝诗人孟郊在《再下第诗》中所写:“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面对两次落第,诗人忧心如焚,长嗟短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即使昏昏欲睡,也是多次从噩梦中惊醒,觉得实在是愧回故乡,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兄弟。

    现代社会中,人的等级观念虽然已经淡化,但攀比之心还是根深蒂固,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买车购房,总要跟同事或同学比一比,如果比别人强自然会趾高气扬,声调都会不自觉的高两度,假如感觉不如人,立马自惭形秽,在噤声中夹紧了尾巴,心里淌出涩涩的酸水。好似脸上的光亮是他人照来的,一切的荣耀和满足都来自外界的反馈,也就不自觉地将心情与掌声和讥笑捆绑在了一起,有人夸耀倍感有面子,有人贬损顿觉失落。

    像照镜子一般在乎周围人的看法,本质上是虚荣心在作祟,也是等级意识异化的结果。超越他人的意志的确可以令人斗志昂扬,迸发出强劲的前进动力,但好坏总是相对的,楼外青山楼外楼,攀比永无尽头,在左顾右盼中,人们会迷失脚下的路。幸福和满足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只要自个儿感到满意便与他人的眼光无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之所以在艰苦条件下还开心快乐,是因为他不去顾及别人的看法,兀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等级本身就是人为划分出来的,宗旨是为礼制打造根基,在俯视不如己的人时产生天然的优越感,但在仰视高己一等的人时又会心生自卑感,如此便陷入悲喜由人的无常,所以说欲为人上人,反成了落入苦中苦的根源。莫如打破三九之等,回头和过往比高低,昂首与未来争长短,用愉悦丈量时光,拿知足环顾四方,如此,吃苦也同享甜,何必再与人争?

            2018.9.11

    欲为人上人,方入苦中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欲为人上人,方入苦中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tm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