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就如闪电,产生于人的满含思想,感情和记忆的印痕的意识之中所有这一切是逐步地,慢慢地积累起来,等到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导致放电现象。这时,意识这个被整个儿压缩的,还多少有点混乱的世界,便会诞生闪电,也就说诞生构思。
构思之得以产生同闪电之得以产生一样,往往只需要一个极为轻微的推动力。
谁知道这种推动力是什么呢,可能是一次偶然的相逢,可能是印在心中的一句话,可能是一场梦,可能是远方的呼声,也可能是水滴映射出来的阳光或者是轮船的汽笛声。
构思的体现为形象与语言的和谐的洪流。体现为书。
灵感犹如初恋,这时心由于预感到即将有奇妙的约会,即将见到美丽得难以形容的明眸和微笑,即将做欲言又止的交谈而怦怦地跳动着。
——《金蔷薇·闪电》
为了写一篇短篇小说。即便篇幅很短,也需要如写作术语所说的,“发掘”大量素材,以便从中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
作家所储存的材料应当远远超过他的短篇小说所需要的数量。
我们看到了在无涯无际的穹窿中疏疏落落地散布着几点及其遥远的 火花。
所有一切素材是以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进入一定的情节之中的。
——《金蔷薇·心灵的印痕》
写小说必须力求真实,相信理智的力量,相信人心解救世界的力量,并且热爱大地。
只有形象的,悦耳的,易懂的方言俚语,才能丰富文学语言。
依靠枯燥的释文或者脚注来使人们看懂方言俚语是不行的.应当是某个土语同上下文密集的紧密地联系起来,使读者无须依靠作者和编者的注解就能对其意义一目了然。
一个生涩费解的字眼就足以在读者眼里把一篇结构非常好的散文败坏殆尽。
只有清晰易懂的文学作品才能存在下去,才能作用于读者,这是无须再费笔墨来加以论证的了。费解的,晦涩的,或者故意弄得莫测高深的作品,只有作者自己才需要,人民是绝不会需要的。
空气越是清澈,阳光就越是明亮。散文越是清澈,散文就越完美。
——《金蔷薇·辞书》
我不由得观察起费定来,发现他在动笔写一个章节之前,总是先对这个章节一丝不苟地加以思考,检验,用深思与回忆充实它,丰富它,甚至连具体的句子也都要打好腹稿,否则绝不下笔。
费定只写他所清楚地看到的,并且与整体不可分割的东西。
费定清晰,坚定的头脑和一丝不苟的目光,是容不得构思有半点儿模糊之处的,更不要说其表现这种模糊的构思了。按照费定的意见,一部小说必须锤炼得达到最高限度的准确度和钻石般的硬度。
每个作家在写作是想必都出现过这样一种美好的状态:不落窠臼的新的思想或着新的画面像闪电似的从意识深处迸发出来。要是不立即把他们写下来,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应该及时写出来。不能有分秒的耽搁,否则思想闪耀一下便会永远消逝。
应当珍惜作家的时间,精力和才能,不要把它们浪费在虽于文学有关但毕竟在文学之外的繁杂的事情上和会议上。
作家写作时需要安静,尽可能不要有心烦的事。要是已经知道将会遇到什么烦恼,哪怕这种烦恼一时不会发生,还是不要动笔的好。否则即使写了,也不会得心应手,甚至还会荒腔走板。
——《金蔷薇·似乎无足轻重》
没有细节,作品就没有生命。普希金曾提及小事往往会被我们的眼睛忽略掉,可是却能在众人眼里闪耀出光芒。
在寻找和确定细节时,必须作严格的挑选,筛选。
直觉是一个能够通过局部,通过细节,通过某一特性再现整体图景的认识能力。
一个恰到好处的细节可以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物,对他的处境,对事件,最后对时代产生一种直觉的,正确的概念。
——《金蔷薇·车站餐厅里的老人》
不管素材多么特殊,作家的个性,包括他对现实的认识,他的风格和语言,总归是要反映到书中去的。
素材支离破碎。有意思的段落互不连贯,全都摇摇欲坠,得不到上下左右其他有意思段落的支撑。这些段落一段段孑立在那里,缺少那种唯一能把生命注入档案材料的生动的细节,时代气息和我对之感兴趣的人物命运的维系。
——《金蔷薇·白夜》
想象这是人的一种本能,这是人运用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思想感情的积累,创造出与现实并存的虚构的生活,虚构的人物和虚构的事件的一种本能。
想象给予人现实所未及给予或者不可能给予他的一切。想象能弥补人生的空白。
人的思想如果缺乏想象力,一如想象脱离了现实,是不会结出果实来的。
渊源于生活的想象,有时也会反过来主宰生活。
想象的一个非凡的特点,就在于人相信它。如果人不相信它。如果人不相信它,它就会沦为空泛的智力游戏,儿童玩的无聊的万花筒。
这种对想象的信任乃是一种力量,可以促使人到生活中去寻找他所想象的东西,为其实现而斗争不惜,促使人不顾一切地去响应想象的召唤,就像那个年老的小贵族所做的那样,最后在现实的生活中创造出他所想像的东西来。
想象基于记忆,而记忆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记忆的积累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积物。有某种规律——联想的规律,或者如罗蒙诺索夫所称为的“浮想的规律”,把回忆这一杂乱无章的堆积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程度,或在时空两个方面相近的程度加以分门别类,换言之,加以综合概括,从中理出一串一环紧扣一环的,连绵不绝的链条。这串联想的链条乃是现象的指路线。
联想的丰富说明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如果具有丰富的联想,那么任何思想,任何题材,转眼之间就可具有生动的轮廓。
联想乃是和一已知的事物一起,同时想象到其他与此有关的某些事物的一种精神的禀赋。
不过必须记住,我们中间每一个人的联想都是同他的生活,经历和他的回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每一个人的联想在旁人看起来,都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引起不同的联想。作家要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的联想告诉读者,或者如常言所说的,传达给读者,使之产生类似的联想。
别斯土舍夫·马尔林斯基“紊乱,混沌的状态——是某种真实的,崇高的,诗意的创作的前奏。只待天才的光芒冲破这片黑暗,迄今还是敌对的,互相抗衡的微尘便会在友爱与和谐中再生,凝聚成最有力的整体,严密地粘合在一起,牢固地聚合成闪光的晶体,升起为高山,汜滥为大海,于是生气勃勃的力量便在新世界的额上写满它那巨大的形象文字。”
——《金蔷薇·生命力的发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