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 反思反垄断法

作者: 爷有蔓草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10:31 被阅读46次

跟随法律经济学学者,对反垄断法100多年来的实践、对它给商业活动造成的影响、对它给学术研究造成的影响做一个反思。法律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就是从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分析开始的。这100多年来,随着反垄断法实践的增加,和对这些司法实践的反思,尤其是过去50年来,经济学家对企业内部构造、商业行为的结构和逻辑所进行的分析,对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产生了很大的思想转变。


一、波斯纳:反垄断法惩罚成功者、偏袒失败者

波斯納( Richard posner)法官:

反垄断法的目标不够明确,有的时候指的是要保护竞争,而不保护竞争者。如果保护竞争而不保护竞争者,那么有竞争就必有成功和失败。我们会看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取代一些失败的企业,成功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市场上存活的企业数量不断减少。看到这样的局面,反垄断法的执行者应该袖手旁观,因为这本来就是竞争的结果。

但很多时候,反垄断法的执行者又认为这样的结果不够理想,市场上可见的企业数目太少了,可能会引起寡头和垄断问题。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去帮助那些在市场竞争当中败下阵来的企业,好让他们待在这个本来已经要离开的市场里。但这么做的时候,实际上又违背了他们的初衷,那就是他们应该保护的是竞争,而不是竞争者。如果失败者不出局,成功者反而受到惩罚,即使市场上还有足够数量的企业在竞争,这种竞争也只不过是人为的、造作的。

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本来就应该失败离场的企业还活下来,谁来买单?谁来支付那些本来已经失去市场吸引力的商品?不管怎么样,这么做会伤害消费者和纳税人的利益。

竞争的本意是要增加财富,减少损失。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我们知道,厂商如果能够成功地实施价格歧视,就能够把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无谓损失降到最低。但恰恰是《反垄断法》限制了商人进行价格歧视的自由,《反垄断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认为价格歧视是不公平的行为。而如果厂商不能够充分自由地进行价格歧视,他们的生产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各种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就会下降,社会就会蒙受不必要的、无谓的损失。

供应商提供廉价的服务本来是值得鼓励的,竞争使消费者得益。但反垄断法的执行者,同时又去惩罚那些所谓的掠夺性定价(或者说倾销)的行为。事实上,掠夺性定价或者倾销行为,是不能使厂商获得垄断地位的。我们日常所见到的所谓掠夺性定价、倾销行为,往往不是出于垄断的意图,而是出于生产者效率的提高。说别人进行掠夺性定价、倾销的,往往是市场中成本更高的生产者,指责更成功的竞争对手的一种借口。但反垄断法的执法者,往往又站到了这些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一方。


二、科斯:我被反垄断法烦透了

科斯( Ronald Coase)批评反垄断法,毫不留情,非常尖锐,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

我被反垄断法给烦透了。当价格上升的时候,法官就说这是垄断;当价格下降的时候,法官就说这是掠夺性定价或者倾销;当价格不变的时候,法官又说这是一种价格勾结。法官到底想怎么样呢?

科斯不仅批评法官,也批评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一旦看见自己看不懂的、没看过的商业模式,就会想到反垄断法,他们怎么就不好好想想,当中是不是有经济学的规律在里面呢?

对于大量经济学家参与反垄断法的诉讼,对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各种分析,科斯曾说过:

由于有反垄断法,由于这些案件都涉及大量的金钱,所以各大公司都愿意出钱资助经济学家对商业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我们也兴起了一门学问叫做“产业组织”简称IO, 多了这么一门学问,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好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反垄断法又使经济学家变成了另外一种玩弄手段的人,有时候他们明明知道问题没有答案,他们却假装自己能够提供答案。

  • 例如:相关市场划分,本来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答案,因为任何一种商品的替代品,都是一个无限的光谱,中间不存在非黑即白的一个界线,但经济学家却往往 假装自己能够提供这么一个答案。

所以科斯说:

利弊相权,如果真的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经济学家从来都不涉及反垄断法的诉讼,没有了产业组织(IO)这门分支学科也无关紧要。


三、弗里德曼:反垄断机构造成的问题,比它解决的问题还多

大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 Milton Friedman ) , 对反垄断法的反思:

我一直是一位市场经济的坚定支持者,所以我在早年的时候也非常赞同政府实施反垄断法,我认为政府应该做的少有几件事之一,就是实施反垄断法,保持市场一个健康良性的竞争状态。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我积累经验的增加,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反垄断案件,它们是被那些在竞争当中占下风的企业所利用了,政府对市场所施加的管制造成的问题,比他解决的问题还更多。

这时候我就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我现在认为,反垄断法弊大于利,如果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反垄断法的话,我们会过得更好,可惜的是我们已经有这些法律了。


四、贝克:垄断企业很容易被市场超越,无需政府干预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加里.贝克(Garys Becker),曾在跟波斯纳法官一起合写的博客里,谈到他对反垄断法的认识。
2013年9月2号,是微软公司CEO鲍尔默( steve Ballmer)退休的那一天。鲍尔默曾经是跟比尔.盖茨一样红极一时的人物,他率领着微軟公司打败了许多对手,赢得了巨大的市 场,但转眼之间别的公司就赶上来了, 鲍尔默就得服老了, 得退休了。加里.贝克因此在博客里发表感言说:

我们看着政府花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去对大企业进行反垄断的诉讼,这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到底是要让政府花纳税人的钱,去对付这些大企业,还是让这些大企业在竞争当中自生自灭?

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即使让大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赚取那么一点垄断的利润,那也是小事。因为激烈的竞争,很快就会让那些新兴的企业超越和取代那些暂时获得垄断地位的企业。让市场来修理这些大企业,比用政府来修理这些大企业更合算、更合理。


课堂小结

跟随几位经济学家,对 《反垄断法》进行了反思。《反垄断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人的因素、把犯错误的可能性、把动态的竞争过程都考虑在内的话,我们就要对《反垄断法》实际上起到的作用进行反思。

相关文章

  • 155 - 反思反垄断法

    跟随法律经济学学者,对反垄断法100多年来的实践、对它给商业活动造成的影响、对它给学术研究造成的影响做一个反思。法...

  • 著名经济学家们对反垄断法的反思,你不看一下吗

    反垄断法的反思 前文说到了反垄断法一百年来的实践,它给商业活动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法律经济学这门学科。 就是从对反垄...

  • 反垄断法律制度

    反垄断法律制度概述 反垄断法的立法宗旨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相关市场界定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 垄断协议及其法律规制 垄断...

  • 自我反思(155/1000)

    如何应用“自我对话”减轻压力管理: 案例 今天,我在始舅兄弟的POS划了6万多元的信用卡,原准备自己拿3万多元,给...

  • 155/200反思日记

    记录 凌晨醒了一次,脑袋里满是作文素材,似乎又心安了一些,心想,明天的作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七点钟再次醒来就起床了...

  • 149 - 最低零售价限制(1/4)

    本周开始讲“垂直销售限制”。 反垄断法:任何限制贸易的行为都违反《反垄断法》。 现实生活:大量商业模式本身就是限制...

  • 2018-12-05

    李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主研究反垄断法.10年小婴 与商业实践联系密切 但与商法有别 反垄断法更多联系了经济理...

  • 【玉印派】张智宝51思维导图武林计划NO.3反垄断法

    最近反垄断法要考试了,就画了这个,嘿嘿

  • 学习心得-经济学第38周

    第149讲 最低零售价限制(1/4) 我们在开始讲反垄断法的时候说,任何限制贸易的行为就是违反《反垄断法》的。但现...

  • 8.2反垄断法概述

    第三节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和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概述 垄断有广、狭义理解。狭义的垄断专指经济垄断,即发生在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55 - 反思反垄断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zq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