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就是在关系中被塑造出来的。这些都会通过“关系的语言”表达出来。
语言是我们沟通的工具,但实际上有很多表面的语言都在说关系,它是人际关系的密码。如果我们只对表面内容做回应,看不到背后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就会造成很多误解。
例如,
妻子:某某家的孩子都报奥数了,我们当然也得报一个。
丈夫:孩子还小,现在就学,这么累干嘛?
妻子:他明明很聪明,识字比别人早,当然要早点报。
丈夫:小孩子就抓这么紧,到时没兴趣了,学废了。
这段对话的关系语言是什么呢?
表面上看,是夫妻讨论要不要为孩子报奥数。可从关系上看,都在告诉对方:“我比你更懂孩子,听我的”。
这就是关系语言,如果关系没有解决,他们对孩子的很多问题都会有同样的争论和分歧。
关系的沟通比语言的沟通更重要。因为在关系中,往往是对人不对事。
无论大家表面上在争什么,双方都希望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期待(这份期待就是关系密码)。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要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对方在说什么,并从关系角度回应对方的话。
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原则,就是能够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
通过以下两个方法,让自己真正成熟起来 :
(一)“自我负责”:
1,不让他人决定自己的行为;
2,别人的目光和期待很重要,但我不是为了这个而活着;
3,我更重视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不会为了没有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深深内疚和自责。
和
(二)“容忍差异”:
1,可以有分歧,有矛盾,但不要让矛盾影响关系;
2,有时我们需要对方为我们改变,来确认他在乎我们,认同我们,认为我们在他心里是最重要的;
3,但这容易造成关系的纠缠,让自我在过于紧密的关系中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再回到上面就孩子报奥数的夫妻,怎样做到成熟自我?
妻子:我觉得孩子应该报奥数,
丈夫:我觉得孩子不能那么累,
在容忍差异的情况下,两人一起协商,然后
丈夫:那先去试几次,万一孩子不爱学,就不去学
妻子:要么先买些书让孩子接触一下,感兴趣的就去报。
这样的关系才是良性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双方都会得到滋养,而不是彼此消耗。这种关系中发展的成熟的自我可以帮我们理解他人,尊重自我。
让我们在遇到矛盾、冲突和自我怀疑时,内心仍然有一股向好的心,这种向好的心,是自我发展最根本的动力,也是成就了不起的我的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