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自己是英语专业,公开课讲过不少,各大赛事都有参加,证书也得过一些,如此一番经历,英语课讲起来也算是有些特色。但是,常年一线的教师都有明白,课是课,成绩是成绩的道理。意思是说,讲课好还真未必学生成绩自然好。
课是课,成绩是成绩。
对此,做三方面解释:
1.公开课讲得好,成绩不一定好;
热闹的公开课和日常课堂还真有区别。也很少教师能做到堂堂都是公开课的状态和模式。一节公开课是经过多次磨课出来的效果,日常课堂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水准。而成绩也多半是需要手把手勤抓的。
2.成绩好的老师,公开课不一定讲得好;
能抓成绩的老师,会扣学生。一道题不毛,一个学生不放过,就是有精力和经验让学生反复练到扎实掌握,不再出错。不得不承认“扣抓bia”一是需要时间,二更需要门道。但这样的老师重视成绩,勤于研究试题和扣抓学生日常错题和试卷,难免在琢磨课堂的趣味生成和创新意识上就显得薄弱一些,他们多重实干,认为其他花里胡哨的公开课对于学习来说都是多余累赘、耗时费力,也志不在此。
3.当然,前两个论点都不是绝对命题。
公开课讲得好的老师,成绩也不一定差;同样,成绩抓得好的老师,公开课也不一定不好。因此,成绩名列前茅、课也讲得绘声绘色的老师同样大有人在。
那到底需不需要讲好公开课?当然需要,讲好公开课是一个教师教学技能成长的重要途径。并不是人人天生就能当一名合格的老师。自己能学好的人,不一定能教好。教学有法,我们需要钻研学生,习得有效的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特点去施教,讲好课,重难点把握准确,思路清晰,如果再有些创新和趣味教学的生成,带动孩子们的兴趣去学,必然终将促进学生的进步,成绩的提高的。 公开课讲得好,也是一个教师基本功和综合素养的体现。同时,无论从老师角度还是学生方向出发,教学或者说教育,也并不是只看成绩这一个指标。也不该只看成绩这一个指标。学生的十多年时光都在校园里渡过,如果说成绩差,就得不到尊重和理解,学校岂不是如地狱般难熬。
另一方面,面对高考这一指挥棒,哪个教师哪个家长又能放任孩子的成绩不管,只为快乐无忧每一天。即便有这样的“逆行者”,也一定是分时而定,分人而论。
故而,最佳状态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成绩抓得好,课也讲得趣味横生,这估计是作为教师最理想、最幸福的工作状态了。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被这样的老师所教育,也该是多少学生之幸。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96473/db26fadcbca3b732.jpg)
任何体制都不可能把个人的相对自由完全扼杀掉,一个好的教师要善于拓展和运用这个自由,戴着镣铐把舞跳得最好。在当今体制下,一个好教师的责任和本事就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对付应试,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这是可以做到的,当然,前提是教师有水平并且肯用心。即使在正常的学习中,教师也应该善于确定知识中必须牢固掌握的要点,避免让学生在次要的细节上耗费大量精力,水平之高低于此立见。可以断定,如果学生牢固掌握了知识的要点,在应试中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现在许多教师仅靠逼迫学生做大量作业来对付应试,其实是最笨也最偷懒的办法,说到底还是水平低并且不负责任。 ——周国平
圈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