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36吉林市龙潭区金珠学校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节奏地、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梅雨时节,江南和谐之美和作者闲逸,散淡、恬然自适的心境。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教学难点:读出感情,读出意境之美。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自由展示
二、倾听音乐,调整状态
三、开启晨读,理解品读
1.互相问好
2.整体感知:黄梅时节的江南,梅子熟了,稻花香了,杏子肥了,蛙声响了,在这样的季节里,让我们和南宋诗人赵师秀有个约会,一起走进他的《约客》(出示古诗)

3.初读古诗:三分诗歌七分读,下面请大家在下面熟悉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4.了解作者:赵师秀是南宋诗人。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他常畅游山水之间,向往恬静淡泊的生活,甚至还想与陶渊明一样“归寻故园”。写了四十多首反映他闲适生活的诗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约客》。
出示古诗: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过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一副画面呢?让我们走进古诗,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5.图文理解
(1)释题: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
本来作者准备和约好的客人对弈来度过漫长的梅雨之夜。可是大半夜过去了,客人还没有如约而至,感慨之时写下了这首写景抒情诗。
(2)理解诗句
出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注释:
⑴黄梅时节: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2)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⑶处处蛙:到处是蛙声。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出示图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孩子们想象着画面读一读。
过渡:在这样一个梅雨之夜,诗人在做什么呢?
出示: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1)有约:即为邀约友人。
(2)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译文: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出示图片)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这是何等的焦躁不安啊,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孩子们,用你的手轻轻地敲打桌子体会着读一读吧!
四、展示诵读,加深理解
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吧!(播放古筝曲抱麦诵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