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
注释: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17)覆:倾倒。坳(ào):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18)芥:小草。
(19)斯:则,就。
(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
译文: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难道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有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如此吧。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小小的芥草也可当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会无力。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往南方去。
感悟:
庄子站在开阔的原野上,看着春日的雾气奔腾如野马,想到宇宙是由大气构成的,万物都借此繁衍生息,而生命气息的转换,造就了天地间种种奇异、壮观的景象;庄子抬头望向天空,天空一片湛蓝,高远、辽阔而没有尽头,鹏鸟能翱翔于天际,不就是因为这广阔、无限的空间吗?再反观地面,那有限的、狭小的水坑,污浊、滞塞,终究不能让大船航行;借助空间的对比,庄子进一步说明了人类为什么不逍遥,因为心量太小了,被各种自我中心的、琐碎的念头填满了,如此终日谨小慎微、汲汲营营,自然不得逍遥,若心能清空记忆、止息妄念,没有挂碍、没有界限,像宇宙一样浩瀚、博大,身处广阔天地间,又怎会不逍遥、不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