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

作者: 大壳画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20:57 被阅读38次

    文/5203 董大壳

    “小学问”

    001.利用好你的焦虑

    陈述:人不在焦虑中沉默,就在焦虑中爆发。在阅读《小学问:解决你的七种人生焦虑》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蹲坑在前者,那叫一个死心塌地、暗自神伤。但在邂逅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自己终于迎来了蜕变期。

    生活中,最让我感觉无能为力的是对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的掌控,明明很想改变目前很丧的状态,却一直沉沦其中而无法自拔。比如我,习惯性的在晚上八点超级无敌丧,心中很明白这是学习成长的好时期,想去看书、想去看点有营养的剧、想去听几本好书、想去写几个文字,却一个也干不了,只因为内心的焦虑。

    感悟:把焦虑弄明白是解决焦虑的唯一方式。这里“弄明白”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思考这些焦虑背后代表的系统性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解决。比如说:肥胖是因为你不够自律。你把焦虑拆解成具体问题时,你其实就已经不是在焦虑,而是在分析了。而这种分析,也有助于学习。

    002.你是在拼图还是在搭积木?

    陈述:以前,我看书时总会犯“强迫症”。每当看到一个不懂的知识点时,我都会特别勤快的去百度,这本来是一个广为褒奖的好习惯。可是,在我百度时,又会碰到下一个不懂的知识,于是继续去搜索,直至穷途末路。只是,这一路下来,我早已失去了看书的耐心,而且被折腾的精疲力竭。

    感悟:现在回想起来,我这就是在拼图,执着于系统化学习,力求达到对某一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控,只是这简单的一次性的操作怎么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标准?而且这是在满足个人足够有耐性、拥有强大的记忆储存能力的条件下。看书,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们把看书看作是在拼积木,问题导向式来学习,让每一块积木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或许更能达到读书的目的。

    003.别让或然性预判害了你

    陈述:每个人或许或多或少地听说过这样的强迫性问句“你说你现在饭都不会做,以后去了婆家怎么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挺想反驳,觉得其中必有谬误存在。可是,转念一想,好像说的也很有道理啊!

    感悟:上述情形属于滑坡谬误,即人们对于当前的情形挑不出什么大的问题,所以他们就把事情推向极端,来凸显其中的坏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秩序偏好,喜欢对当前的情形做出某种预判,比如上面的情形,但是人们都会把某种或然性的预判当成必然性的结果来定义。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两种方法可以应对,一是,回归效应,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感觉这句话堪称万能句);二是,集中议题,即不要被别人圈入被设下的圈套,要集中在当下的话题。比如,话题原本为吸烟室,双方争论在学校为吸烟者设立吸烟室,而不要继续围绕设立喝酒区、麻将区而喋喋不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nf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