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都习惯说“印度阿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叫印度“阿三”呢?

说起阿三这个词,就不得不先说另外一个词——巡捕,《辞海》说:“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租界’内设置的警察,是压迫人民和维护其特权的重要工具。”
《南京条约》之后,上海开埠,这种职业开始慢慢形成。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上海谚语》中称有记载,当时在上海当巡捕的有不少印度人,其中大多数又是印度锡克族人,他们面孔黝黑,习惯性在头上缠红头巾,所以上海人又称他们为“红头黑炭”,之后讹读作“红头阿三”。

另外,巡捕经常被称为“Sir”,在沪语中音读如“三”,而“三”是单音节词,沪语一般会在单音节词前置“阿”等组成词组使用,于是称“Sir”为“阿Sir”,音读作“阿三”。
另外,据说因为印度人由于殖民地的关系,做巡捕要懂英语的,所以他们也喜欢在中国人面前摆谱,通常在说一些不流利中文时,总会不自觉地加一句“I SAY……”(我说…)。由于I say的发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有了“阿三”的称呼。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很多解释,大家可以自行研究研究。
另外,还有高丽棒子、越南猴子、日本鬼子之类的称呼,我们下次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