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不让那些模糊的记忆随岁月流逝,能让那些曾经似水的年华固定在脑海,随笔记下不愿忘记的旧事-------题记
有关父亲
一、听戏。
父亲是个戏迷,用现在流行话那叫票友。只要是村落附近有唱戏的,不管什么时间他都会去听,却从没听他唱过。他每回听完回来就绘声绘色的讲,在那些个小地方也有名角,也有他们崇拜的人,用追星族来说他更为确切些,因为他不单单知道他是以唱什么为主的,还知道那个唱戏人的八辈祖宗、知道和我们村上的谁谁家还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等他把那人的关系脉络旅顺了就开始了他听戏的内容。父亲喜欢活在戏里面的人物,仿佛他就是活在那世的人。
那年月哪家要是能抽出空带老人去听唱戏,他家老人就会把儿女夸升天,儿女是孝顺的,多么疼她,带她去听戏,要是老人自己颤巍巍的去了,心里就难过几分。
父亲听戏喜欢背我去,我小时候乖巧,嘴甜又是末女,父亲尤为喜欢。所以走到哪里都会带上我,但是父亲不会骑车,无论多远的路程都是步行,带我就得扛着,或坐在他肩膀上,或趴在他宽阔的脊梁上,偶尔是做地排车,看父亲有节奏的又有力的拉着我。记忆深刻的是父亲带我去贾楼听戏,在戏台下还碰到了姨夫,姨夫给我买了“甜福节”,还有棉花糖,不记得父亲和姨夫的寒暄内容了,只记得戏台上有个花脸的曹操。还记得有一场戏是刘罗锅的,还有一场是包公问案。那时候我是不听戏的也听不懂,只是看到满满的都是人头,黑压压一片,小孩子的吵闹声、大人的呵斥声、做买卖的吆喝声都混杂在那抑扬顿挫的戏里,乱作一团。已到了散场时间,全场就沸腾起来,开锅了一样,尘土被带的到处都是像锅上的热气,各种声音穿插在尘气中,找人的,哭闹的,孩子要买零食大人不许的,小商贩故意高声吆喝着。乡村的戏台在吵闹中开始,在吵闹着结束。留下的都是童年的美好记忆,如今这种景象都转为明星的演唱会了,还收门票,那时候老百姓听戏是不要钱的。
二、当街的大鼓戏
那年月唱大鼓的还流行走村串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唱大鼓的在当街演唱。唱大鼓简单,一个棒子,一个大鼓,一个人,一辆自行车,常年游走各村庄,唱大鼓旺季就是麦子收完,夏天劳累一天的人们在又说又唱的大鼓中消遣时光。
父亲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时候,早早的催母亲做晚饭,三两口的吃过就拉起我去听戏,唱大鼓的看到有一二十人的时候就开始演唱,完全是一个人的演唱会,我对唱段没有记住一点,只记住了那暮夜的景象,满天繁星一眨一眨的镶嵌在黑色的天空中,用仅有的科学知识辨别着北斗星,想象着传说中的人物是不是真的存在?嫦娥是不是真的住在月亮上?天宫又是怎么样的?月亮姗姗来迟,才爬上房顶,我就困得睡着在父亲怀里,父亲等到散戏后把我抱回家,落得母亲一顿唠叨,孩子睡了也不送回来,看着凉了,父亲却还在戏里回味无穷。
第二天,那个唱大鼓的就会拿个口袋挨家挨户的去要粮食,也会碰到不给的,并不争执,大多都会给上一斤二斤的,一个村上下来也能有个一二百斤,在那年月也算是收入不错的了。如今哪还有大鼓听,就算有又有多少回给粮食的呢?人是越来越吝啬了,心也越来越贫乏了,没了娱乐,没了乐趣。
三、夏日的阳光
记得那是个夏天,阳光刺眼,却不是太热,顺着大路望去,整个一个长长的树荫凉棚,小孩子都蹦蹦跳跳的争抢阴凉最密实的地方,太阳偷偷透进的地方无人问津。村上有个三傻,爱逗我玩,看到父亲背我就笑话我,让我小小的自尊心受挫,说以后再碰到他就不再叫他三哥了,父亲呵呵笑着,那样的慈祥那样的满足。。。爱定格在了那个午后的阳光里,记忆的丝线随我增长。
四、田地里的快乐
我那时候农村小孩子最喜欢的应当是秋收后种麦前的日子,孩子们都挎个小粪兜扛个小撅头或是小抓扣,满地找花生或者地瓜,有时候还能碰到几个遗留的嫩玉米,于是随地挖个肯抱一把柴火就开始烤地瓜、玉米完了再放一把花生,有时会增加一味荤食---蚂蚱,烤玉米的香味引的口水不住的流,一边哧溜着口水,一边嫌火不够旺。吃饱后慢慢的伸个懒腰,钻进临时“人”字窝棚里睡一觉。那年月孩子出门一整天也不会有妈妈叫回家吃饭,大人们都忙着秋收,那顾得上我们这些吃饱等闲的人。等玩够就再接着满地找花生、地瓜、胡萝卜、但凡能吃的都装进那个小粪兜,等到西边红满了天就欣赏天上海洋、看云展云舒,把课本上最美的词语拿来形容自己看到的景色,幻想自己住在某多云上,是海边的小屋,那种世外桃源的景致。西边由鲜红变橘红再变暗红,最后不见了,我把那种称为海市蜃楼。然后心回到地上带着一天的胜利果实回家。
等到霜降前后,大片庄稼都归仓了,满地都是拖拉机的忙碌的突突声,大人们忙着撒化肥、撒大粪、撒又有利于庄稼生长的各种营养肥、孩子们跟在拖拉机后面提个兜兜,一边捡花生、一边嬉笑着。等到犁过地、再套上坝坝一边,整个地就变得平整,踩上去像走在棉花垛里、像游再河底、像喝醉了深一脚浅一脚。最快乐的就是父母在地的两头拉线我沿着线飞快的跑,一会走到母亲那边,一会飞到父亲那头,留下了是均匀的深深的小脚丫印,父母就从两头两边分别沿着我的脚丫印把土拢起来,形成一条直直的梗,一块地就这样被多个梗分成了一个个“田”字。
等“田”字完成后,就开始拉楼种麦子,父亲是一个好楼手,由他架楼种下的麦子行里均匀,麦种用的多少页合适。我们小孩子最多就是在拉楼的队伍里衬数,有时候还会拉偏,父亲就会在后面说,靠西。。。靠东。。。或靠南。。。靠北。。。我们也被不时的调换位置,婶子们还给我们加油“使劲拉,别偷滑”。那时候我是多么的崇拜父亲,他什么活都会干,还会木匠,会自己打床,会给我们做可以移动的吊床,床的一头按上了2个木头轱辘,这样抬起那头就很轻松的把床移动,尤其是夏天,推个床哪凉快 就去哪里。床是用麻绳编织的,和现在的吊床一样,只是我们的是移动的不受支撑物的限制。
那年月天地间都是和谐的,如今的秋收很少看到人影了,大多是机械在忙碌,更别提有孩子跟在地头玩耍了。如今爷爷留给父亲的那些工具都被哥哥搁置在一个用不到的角落了,上面落满了灰尘,还有很多老鼠的痕迹。
五、锅台边的唠叨
父亲是一个对传统说法很相信的人,但是又不能算作迷信,只是对老祖宗的规矩膜拜、遵守。最多的就是过年了,过年只许讲吉利话,不吉利的一个都不许,小时候孩子都淘气爱乱问,往往会有不合时宜的话出来,那就会落得一顿骂,更多的是被赶出家门,去大街上玩,各家小孩子都一样,大人都忙着不许孩子在家里捣乱问东问西的,于是街巷里无论到哪里都是一片唧唧咋咋的嬉笑声、简易的摔炮声、也有玩游戏不合的吵架声。那时候最盼年的,也是那时候最惧怕父亲的,他平时从来不说我骂我的,但是那个时候如果因为多嘴就会挨骂,我说过年蒸这么多馒头什么时候能吃完啊?父亲就会真的很生气的说,出去玩去到吃饭再回来。那时候他们大人从来都是答非所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