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中·第二则
【通览原文,就读粗体字】
原文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jia),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笔记
这句话是这一则的核心。
郏是洛邑王城,上一则中襄王因为狄人侵犯出逃,晋文公帮助襄王复位。襄王赏赐晋文公土地,晋文公推辞不接受,请开隧道。
隧的理解是关键。
贾侍中说:君王的葬礼开地通路叫隧。
韦昭说:天子远郊的土地有六乡,外有六隧,掌供君主的贡赋,只有天子有隧道,诸侯没有。
徐元浩先生注:阙地通路叫隧,王的葬礼才能开隧道,方便灵柩进入,诸侯都是悬柩下棺。
这么来看隧无论采取哪一个解释,都是一种天子有,诸侯没有的设施。晋文公想要享受同样的待遇,是僭越的意图?!
原文
王不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无逢其灾害。
笔记
此句是封建的精髓。先画出方千里地为甸服,供应祭祀、百姓财用和对付意外。甸服之外分给了公侯伯子男爵,各有安居的地方,顺天地尊卑之义,不至于遭到灾害。
近悦来远,天子处于国中,靠着吸引力来聚拢百姓诸侯,像银河。实现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在管理技术达不到的情况下,封建制保持了最小化的中央管理机构。
原文
先王岂有赖焉,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祗而已,岂敢猒纵其耳目心腹以乱百度?
笔记
赖是利。
先王哪里有私利啊,内宫九间,御九位,外官不过九卿,不过足以供奉神灵、主持祭祀罢了,哪里敢尽情满足自己的声色口腹之欲而败坏法制呢?
原文
亦惟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临长百姓而轻重布之,王何异之有?
笔记
只是这死后生前的服饰器物的色彩和纹饰,则根据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以表示尊卑贵贱的等级,此外天子与其他人还有什么两样呢?
原文
今天降祸灾于周室,余一人仅亦受府,又不佞以勤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其叔父实应且憎,以非余一人,余一人岂敢有爱?
笔记
天子称呼九州之长同姓的叫叔父。
如今上天降灾祸于我大周王室,我一人勉强守住先王的财物,又因为我的无能只能劳驾叔父,而分先王的大物以赏赐我个人所受的恩惠,那叔父将受到人们的憎恶,因为这不是我个人的财物,否则我哪敢吝惜呢?
佩玉原文
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笔记
古代先贤说:“改玉就是改变走路。”
佩玉有节制走路的作用,有点像冕旒,走路要有仪态,不能放飞自我。通过不同的佩玉,君臣尊卑,走路快慢有节制,你佩戴这个玉,就得服从这个走法,换个玉佩戴,才可以换个速度。
言下之意就是晋侯不是天子,不应该有隧。
冕旒原文
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而缩取备物,以镇抚百姓,余一人其流辟于裔土,何辞之与有!
笔记
叔父如果有光裕大德,易姓改正朔变正色,创造新的制度来显示功业,从而采用天子的礼法(包括隧)来统抚百姓,我即使流放到边远荒地也无话可说。
原文
若是由姬姓也,尚将列为公侯,以復先王之职,大物其未可改也。叔父其懋昭明德,物将自至,余何敢以私劳变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与百姓何?何政令之为也。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
笔记
如果(叔父)没有改姓称王,还是姬姓,还是公侯之位,将成霸业以兴王室,光复先王之职,那么六隧就不能更改。
大物即六隧。
叔父如果拥有天下,那么六隧自然会得到,我哪里敢为了私情就改变先世的体制,以至有愧于天下,我又如何奉先王镇抚百姓呢?又怎么制定政令呢?如若不然,叔父有土地而自行隧葬,我怎么知道呢?”
原文
文公遂不敢请,受地而还。
笔记
文公于是不敢请求,接受赐地而回。
襄王总算守住了一次底线。制度即规矩,不可破。说所有规矩都是用来打破的人,是他心里就想打破制度,因为制度约束了他。有些制度有效期过了,应当通过周期性检点来主动废除,涉及底线则不应为,有样学样,礼崩乐坏,春秋战国。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