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值得看职场菜鸟成长记
离不开朋友圈,这是病,得改

离不开朋友圈,这是病,得改

作者: 无三少 | 来源:发表于2016-10-14 09:17 被阅读0次

人体有一套本能的思维反应程序:环境——思维模式——情绪模式——行为模式——结果,这个也可以称之为心智模式,就是人对事情和人的反应而产生的思维方式、情绪表现和行为模式。

举个例子:

小时候爸爸经常打我,神经系统接收到的信息:

看到他打我时的样子、听到他骂我的声音、感受到身上被打的疼痛。

就会产生(1)爸爸很严厉;(2)爸爸不爱我;(3)我做的不对;(4)觉得自身没有价值,不被重视。。。的信念、看法和判断;

进而产生不搭理爸爸,不和爸爸说话;不主动和爸爸亲近,不愿意和爸爸一起。。。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这就是上面说的环境——思维模式——情绪模式——行为模式——结果的模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行为或现象: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微信,看朋友圈;晚上睡觉前,看一下朋友圈;中间有事没事,看一下微信,看朋友圈;到任何一个地方,吃一道菜,先拍个照,发朋友圈;到一个地方旅游,拍个照,发朋友圈。。。

朋友圈无处不在,你可以一个月不看一本书,但是你不能5分钟不看朋友圈;你可以和一个朋友半年不见一次,但是你不能一天不看朋友圈;你可以放下手上的重要紧急的工作,你不能一分钟不看朋友圈。。。

为什么你离不开朋友圈?为什么一分钟都不能不看朋友圈?

现在,社会压力太大,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初入社会的职场人到在社会摸爬滚打十几年二十几年的老江湖,每个人肩上都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和压力,学习的、工作的、家庭的、社会的。。。每一个都可以把人压垮压倒。而当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就喜欢打电话和人聊聊天,就喜欢打开微信看一看朋友圈晒的那些照片。聊完天、看完朋友圈,发现还是挺让人放松、挺开心、挺有趣的事情,于是,打电话、刷朋友圈变成了一种享受,然后慢慢就会喜欢,慢慢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按照刚才心智的逻辑,我们在脑神经网络中、在我们的思想信念中形成以个程序,因为是开心、快乐的行为,根据人性“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规律,自然就喜欢重复,行为不断重复,从而形成习惯。

所以,每当我们有压力的时候,我们就打电话,看一下微信,刷朋友圈。

慢慢变成当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就看微信,刷朋友圈。

然后就是早上起床,首先看一下微信,晚上睡觉前,再看一下微信,刷朋友圈。

最后是有事没事,看一下微信,刷朋友圈。到任何一个地方,吃一道菜,先拍个照片,刷朋友圈。

生活变成了“快餐式”的,快餐,是最普通的饭,是最没有品质的饭。

你想让你的生活变成没有品质的吗?你想让你的事业变成最普通的吗?你想让你的人生变成最没有品质的吗?

如果不想,就不要时时刻刻刷朋友圈,网络工具便利了我们的生活,那是用它来创造价值,便利我们的生活,还是用来打发时间呢?

������#��s�*�

相关文章

  • 离不开朋友圈,这是病,得改

    人体有一套本能的思维反应程序:环境——思维模式——情绪模式——行为模式——结果,这个也可以称之为心智模式,就是人对...

  • 这是病,得治~

    假装看透了, 装累了,骗累了

  • 这是病,得治

    昨天去观摩M训练。结束时,教练给了一张调查问卷,其中男生标准身高后写着1.689米。我没看懂,怎么第一条是,689...

  • 这是病,得治!

    其实每个人的眼界和能力都是特别有限的,但心胸可以是无限的。能不能成大事儿,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心胸,有了心胸,便...

  • 这是病,得治!

    最近,在第28号大街上新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名叫——有间诊所。别看这医生名气不大,可她能治的病都是医学上罕见...

  • 这是病 得治

    已经连续两天的让思绪到处流浪了 已经连续两天在微信上发莫名其妙的东西了 已经连续两天的在心里期待你的笑脸了 已经连...

  • 这是病,得治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歌德也说“十分完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

  • 这是病, 得治!

    说实话,有家庭暴力的男人都应该去看病! 闺蜜在2017年2月份经长辈介绍相亲认识了一个男生。双方都有好感,于是就很...

  • 这是病,得治!

    为了早上能起得来,不迟到,你是否会设置多个闹铃?可是第二天早上仍是踩着点打卡进班; 计划好19:00-20:00完...

  • 这是病,得治。

    纠结症患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拖延加犹豫。因为他要窃去你的时间、品格、能力、机会和自由,而使你成为它的奴隶。 之前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离不开朋友圈,这是病,得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yg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