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古代文化
我已饿死柜中,还算谋逆么?

我已饿死柜中,还算谋逆么?

作者: 荈茗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10:58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一部韩国历史电影《思悼》,由于对韩国的历史了解的比较模糊,特意翻了翻书,电影还是很符合史实的,1762年,朝鲜王朝第21代国王英祖李昑在徽宁殿前,将世子李愃关入粮柜中八天,世子活活饿死,史称“壬午祸变”。不想多聊电影中的悲欢离合,也不想多谈演员的精湛演技,剑走偏锋的想说说电影中的细节和当时的背景。

我已饿死柜中,还算谋逆么?

首先聊聊大背景,1762年,也就是清乾隆二十七年,在电影里也提到了多次清朝皇帝,时间线比较清晰。当时的清朝和朝鲜王朝之间属于宗主与藩属的关系,朝鲜王朝需要接受清朝册封,而朝鲜国王不得称帝,只能称王,妻子只能称妃,朝鲜履行着年年上贡,岁岁称臣的义务。电影中这一点还是非常尊重史实的,细节强调的很用心,无论称谓或者最后世孙登基时众臣口呼的“千岁千岁千千岁”都能看得出来。说到称谓,除了王,在电影中听到的另外一个词是“大王大妃”,我觉得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称呼,先说说什么是“大妃”,“大妃”就是国王的法定母亲,而“大王大妃”就是君主的祖母或者前前任国王的正室,定义读起来比较拗口,其实可以理解成,“大妃”类似于中国的“太后”,但也包含着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以长幼为基准,朝鲜以君主任数为基准。怎么理解呢?简单来说就是我哥哥是国王,死了以后我继位,在中国需尊称我嫂子为“某某皇后”,比如北宋开宝皇后,而朝鲜则必须无条件的尊称为“大妃”。从这一细节也能看出中国在长幼尊卑次序方面的重视,也是千年文化积淀的成果。

我已饿死柜中,还算谋逆么?

再说说电影里的小背景,电影里英祖两次禅让,引得许多人不解,既然王位早晚是思悼世子的,为什么不去应允,最后逼得大王大妃绝食而死。在说我自己的理解之前,先说说那个时期的主旋律,一个字,“孝”,电影中也多次提到孝经,朝鲜的李世王朝对“孝”极其在意,下不违上,子不违父。再说说为臣之人,一朝君主一朝臣,电影里有一幕就是大臣们议论,“世子死了,我们会怎么样?”“都会死。”可见大部分辅佐君主的臣对君主的离位是极其恐惧的。最后说说中国的禅让制,禅让最早开始于尧舜禹时代,但后来就发展成一种礼仪,或者说是仪式,禅让一般会推脱三次以表示谦虚和君主的贤明,日本、朝鲜的历代王朝都会或多或少的效仿。说完上面的三个问题,再来看电影的情节,就不难理解了,一方面英祖的禅让并非出于真心,只是为了表示对世子的肯定和自己的贤明,而世子的拒绝也是出于“孝”,在代理听政期间,世子处理奏章的游刃有余也能看出世子本身的自信和能力,只是因为孝道这一社会道德,不敢违背;另一方面臣子的极力反对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乃至生命,如果世子登基,势必改革体制,极有可能危及自身权利、生命,当然,也有站在世子一方的,比如他的老师,但毕竟人少式微,在朝中也只能毕声。电影的重点,也是转折点就是大王大妃的去世,英祖和大王大妃争吵时表示,“这个王,我早不想干了。”“行,你退位,让世子继位。”紧接着就是世子雪中跪求收回成命,为什么?因为孝道,即便继位,依当时的社会道德体系,一样不被认可。大王大妃绝食而死,为什么?因为英祖逼世子丧命,那我就用命逼你。在弥留之际,大王大妃收回成命,因为最终想通,不想打破社会道德,希望最后一次保护世子,但这一死,世子的保护伞也被彻底打破,将整个电影推向高潮,或者说将历史也推向了高潮。

我已饿死柜中,还算谋逆么?

不免还是要评论一下电影,电影毕竟是历史的缩影,会缩掉很多事故和人情,从一部电影去理解一个王朝的历史显然是不可能的,却可以打开我们对一个王朝的兴趣。思悼整部片子以回忆穿插现实的手法来描述,我觉得看着非但不乱,还更能体会世子内心和状态的一步步转变,演员刘亚仁也可以说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搭配国宝级演员宋康昊,思悼可以说是很成功的。除了剧情,吸引我的另一个点就是电影的核心插曲《正如花开花谢》,和电影的契合度非常高。

我已饿死柜中,还算谋逆么?

最后,用电影中的一句话结束,“丝绸是奢侈,粗布是不奢侈。高墙华锦为君臣,来生麻衣愿父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已饿死柜中,还算谋逆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zn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