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去

作者: 扬弃的诗 | 来源:发表于2021-11-17 10:18 被阅读0次

一一读石一龙的《回去》

《回去》石一龙

又是一年清明时

——题记

围坝上。站立着并不糟糕的童年

回去,安徽宿松县

一个叫做荆桥岭或者芦圩的地方

在我出生之前,一个悲惨命运的家族

从破屋村迁移而来……

因为远行,深陷于稻粱谋的北方都城

对逝去的亲人,从未有过什么交待

因为茁壮,乡音说得哆哆嗦嗦

对回去的美好想象

总在乡土现实中被击溃和遁离

我所触及到的庸俗人生,回去

对于成功,思考的界限,准是

崇拜权力、金钱,光宗耀祖,别无其他

壬辰年清明,我与阴阳相隔了八年的父亲

在山脉上一言不发,严肃,看着自己的墓碑

回去,几十年之后,那也是我的归宿

我身后无数的欢乐与痛苦

回去,当故乡仍然活着

我回去祭拜,我回去

找到证实自己还能回去的道路

(2012)

第一次读这首时,信笔写下:

故乡活着,可能只是心底的愿望了。

但若要以更长久的历史视角来看,故乡又的确活着。活在明月夜短松岗里,活在留下来的房屋形状里,活在谁也搬不走的泥土、石头,以及泥土之下的白骨里。

经历意味着存在。没有经历、没有回忆、没有记忆、没有过去,就没有存在、没有此时、没有意义,也没有希望和明天。

伟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

这首短诗,信息量不小。

在家乡,回忆从童年开始,并从童年延伸家族史:“一个悲惨命运的家族/从破屋村迁移而来”。

成长,以及“阴阳相隔了八年的父亲”。

展望,“几十年之后,那也是我的归宿”。

告诉了我们从那里来、在那里、要去那里——但事实上,首要的是诗人对自己的梳理和强调。

人生,面临的不过是三个问题:我是谁,从那来,要去那。

时间的跨度,一般对应思想的复杂程度。

围坝上,宿松县,荆桥岭,北方都城,山脉上的墓碑……

出生前的家庭史,并晃糟糕的童年,远行的稻粱谋。以及成功的定义,社群的目光,逝去八年的父亲……

汇集到此时:

——“回去,当故乡仍然活着/我回去祭拜,我回去/找到证实自己还能回去的道路”。

这个世界,这次人世,确实需要解释、需要证明。

“认识你自己”的神明之问,伴随人的一生,也将伴随人类。

这其中,关于故乡的认识、追忆、确认,可能是最有共识、最有共情的一类。

——不如回去、不如归去。

但回去的“去处”,还是我们记忆中、期望里的地方吗?

调侃一下。有段子说:所有学校、单位的门卫,都是哲学家。他们每个人,不论年龄、学识,都会问见到的每一个人:你是?要去?找谁?有时还会追问,你从那儿来?

当然,我们家乡,每个家庭都在家里最核心的位置,把这个问题回答了。

那个被我们称作“家堂”的地方。有一个单位,写着本姓氏最初、最古老的来历,摆着祖先的牌位。有一个单元,写着神仙们的职位、尊称。正中间是天地牌:“天地君亲师位”。

——从那里来、现世的坐标、理想之地。清清楚楚。

相关文章

  • 归去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 不如归去

    既然恋无可恋,不如归去。 既然满心疲惫,不如归去。 寻一处港湾,不如归去。 启一段心路,不如归去。 是逃避吗,或许...

  • 无题

    漆黑蓝夜 于杯盏之间寻找夜半炙语 漫天星光 亦不过流言蜚语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踏着一片叶子的永恒 就这...

  •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归去,归去……

  • 【康乐斋典故】不如归去⑤

    康氏典故 不如归去⑤

  •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我未曾看过言情小说/偶然有幸看到琼瑶阿姨之作还珠格格/只是短短的一幕 思绪停留了片刻/那一幕至今在我脑海深深定格/...

  • 山中事

    山中事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何如?如何? 莫归莫归归莫,长笛一声何处? 山中何事?山中何事?有何事焉? 1 “松花...

  • 不如归去

    杜鹃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许多人远走他乡,最终还是要回归于最原始之处。也有许多遗憾之人,至死都没能回到...

  • 不如归去

    (注:打卡第730天) --燕子语呢喃 心儿在流浪 脚步却无比沉重 不知下一站要去向何方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归去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如归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ll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