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小学有一篇写达芬奇画鸡蛋的课文。
鸡蛋是最简单的事物,随便画一个椭圆形,也就有了鸡蛋的样子。可高手不这么看事情,在达芬奇眼中,鸡蛋是他通往艺术大门的钥匙,我没看过他画的鸡蛋,但我能想象他一定在鸡蛋的轮廓、质感、光阴等表达上花了很多时间做练习,才最终达到栩栩如生的程度。这种不是随手一个椭圆形可以比拟的表达技巧。
一次一次的反复练习看似最简单的鸡蛋,为他的艺术造诣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这就是顶尖高手和普通人的差距所在——通过大量反复枯燥的练习,掌握到一个领域的核心技巧。有绘画学习经验的人就会明白,这个简单的球体,汇集了几乎一切素描技巧的基础理念,掌握了鸡蛋,也就基本掌握了素描本身的核心逻辑,这凸显了练习的重要性。
刻意练习这个理念引入中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里有一个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练习有很多种,为什么要刻意?刻意练习和普通练习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别?
刻意的意思就是你要故意的,有计划地去做一件事,也就是说你对要练习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如果你对目标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以及对练习的方法没有清晰的计划的话,这就不叫刻意,应该叫随意。随意和刻意之间的差距,在学习效果上会被无限放大。
很多人下班后或周末会和朋友去打篮球,每周都在打,但篮球水平一直停留在大学水准,甚至因为年龄上升的因素体力韧性等还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水平还退化了。明明是持续在打篮球,坚持了那么多年,为什么反而没有进步?
因为大多数人是抱着运动锻炼的目的去打的篮球,人们更关注的是运动本身对身体的好处而并不刻意追求技艺上的提升。大家只是下班后打打比赛投投篮,然后就去吃饭了,状态好,多玩一会,状态差,就早点下场休息算了,所以你对提升篮球技巧这个事情一点都不刻意。
只有专注在一些简单的基本动作上做反复的训练,去寻求某些特定动作或技巧的突破,当你具备这种刻意性的时候,才能算练习,否则就只是娱乐健身而已。刻意就意味着我们要制定清晰的目标,让每个动作都有意为之,清清楚楚。
有了这一个刻意的认知基础,你的刻意练习才能往下去推,才会起效果。
树立一个刻意的目标后,就要学会跳出舒适区去寻求学习区。所谓的学习区,就是比你现有的认知范围难一点点。有人说难一点点没办法量化,其实还真有,一些国外的研究机构表明,大约14.87%是新知识,85%是熟悉的知识,这样的比例是比较理想的学习知识构成。
市面上很多好玩的游戏,基本上都是这种套路,游戏太简单了会觉得无聊不好玩,关卡难度太大了,又会让人觉得挫折感很大,失去继续挑战的兴趣,所以保持一个很好的比例是至关重要的,每次都追求15%左右的新知识,然后别的任务都是熟悉能够解的,这样才会让人保持动力持续下去。所以这15%的比例就是学习区的理想比例,这15%就是可以通过挑战去掌握的,这是第一个刻意。
第二个刻意,是刻意和痛苦相处。
因为练习是需要跳出舒适区,一定会带来某种程度的不适和不安全感,我们暂且叫它——可接受的痛苦。刻意练习一定是大量重复的过程,那么也必然会和痛苦持续相处。所以能不能处理好跟痛苦的关系,也会成为刻意练习能不能达到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遇到困难很正常,我们的目标就是不停的理解这个困难,打败它,把它扔进舒适区,痛苦感也就会消失了。所以所谓学习的韧性,就是和痛苦相处的能力。
第三个刻意,就是刻意寻求反馈。
反馈的质量和频率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率和品质,以及人们持续学习的动力。闭门造车永远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它可能会让人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练越错,这种错误的结果有时候是致命的,扭正一个错误的习惯比建立一个新习惯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要大多了。
没有人在旁边看着,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大多数人一般都羞于求教,好像让人指正自己的错误是很难堪的事情。厚脸皮才能学好东西,何况是一个已经习惯知识付费的时代,大方地去寻求反馈,没有什么是一个红包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来场愉悦的红包雨吧。
高中的时候学画画,老师觉得我色彩感比较好,就让我多练习色彩,之后有段时间我就一直在练习色彩,但是,因为班里有很多学生,老师时间精力有限,他很难专门照顾到每一个人,而我又缺乏主动寻求反馈的意识,这就导致一直在练,但其实并不知道究竟该往什么方向去努力,才能够让把自己色感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后高考的时候并没在色彩上取得多好的分数,反而跟素描速写的分数差不多。
所以如果你想练习获得好效果,就一定要刻意去寻求反馈,不要怕麻烦或者为难别人。
刻意,在中文的语境里或许带有那么一点功利心机的属性,但换个角度看它其实代表了一种主动性,你能否以更主动的姿态去规划和推动学习与成长这件事情,主动性越强,效果越好。刻意寻求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刻意加入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的学习社团;刻意看自己看不懂的资料;刻意奖励自己刻意给自己心理暗示等等,你在这种刻意中会收获一种对人生的掌控感。
人生胜利这种事情,不是怕你不努力,就怕你不刻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