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又把袜子到处扔,说了很多次,就是记不住,争吵在即……
这种老公好还是不好?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们最擅长把人分类,好人坏人,正常不正常,聪明愚蠢……
这种看似客观表达自己的语言,往往让我们陷入是非中。
上面举的例子,如果夫妻争吵起来,那这种沟通就是暴力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自己还生气。
《非暴力沟通》提到,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却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种沟通方式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比如,女朋友想得到更多体贴,她就是“太粘人”;自己想得到更多体贴,她就是“太冷漠”。
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自己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我们确实表达了自己的需求,但是这种方式只会招来敌意,使我们更难得到满足。
如果我们不急着表达需求,而是先表达自己观察的感受,再提出需求,最后向对方提出请求,让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就能很好解决问题。
比如,老公把袜子乱扔,你可以说,“你把袜子乱扔,我不太高兴,因为我喜欢整洁。是否可以把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是不是好很多?
所以,不要把自己做事的价值判断与对他人的道德评价混为一谈。如果我们能在沟通时,说出自己的价值观,但不指责他人,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请求,就能让对话充满爱,让沟通更顺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