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米尔·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虽然孔德在1842年首次提出“社会学”的名称,但实际上是经过涂尔干的不懈努力,社会学于1887年才首次成为法国大学专业课程,因此涂尔干对于社会学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功不可没。除此之外,涂尔干一方面致力于实证主义研究方式的创立,以此为基础出版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两本方法论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以社会有机体运行为研究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范围涉及教育、道德、宗教、自杀、法律和犯罪等等,为后世提供了典范。
今年11月15日是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此时重读他的著作应该是很有意义的怀念方式。不过涂尔干著作等身,挑哪本书才合适呢?出版于1893年的《社会分工论》,作为他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当时涂尔干才三十出头,但已经在书中展露出社会学研究才华,科学严谨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处处可见,思想层面也能看到他的核心思想,如社会实在论和道德科学,从专业学术角度来看,至今仍然不过时。
《社会分工论》,渠东 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封面同时重读《社会分工论》还具有现实意义。如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化和专业化,使得社会自由化与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传统的人际关系逐渐淡化,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似乎松弛了,让人不由发出疑问:社会专业化分工必然导致社会联结弱化吗?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虽然分工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的分离导致劳动产品分配不平等,此分工成为社会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换言之,资本家占据了资本和工厂等生产资料,工人只是出卖自身的劳动,如此下去分工必然导致报酬不平等,工人累死累活下来只够维持温饱,资本家坐在办公室里喝酒聊天就能赚大把的钱,不公平分配的结局是贫富分化及相应的社会暴动。
可是涂尔干的观点却恰恰相反。他认为,社会分工确实会弱化以同质性为基础的机械团结,但也会促使新的社会联结形式——以异质性为基础的有机团结诞生,而后者能让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涂尔干的结论与我们的常识相悖,那么他是如何得出上述结论呢?就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分三个步骤来了解吧。
第一, 分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第二, 分工对社会联结造成了哪些影响?
第三, 为什么分工带来了社会问题?
一,分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是人类为了提高生产力以追求幸福。但正如太过耀眼的光明反而令人睁不开眼,人类自身所能承受的幸福有一个限度,过多的幸福并不一定是好事,再好吃的满汉全席天天让你吃,你也是无福消受的。况且社会分工所带来的也不一定都是幸福,例如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被分配的任务是拧螺丝,单调而重复的工作最终让他进了疯人院。因此,追求幸福并非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
最早重视“社会分工”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如此写到:
分工是一个人类发展的自然过程和结果,因为人类不能像动物一样,只要成年就可以独立,人类无时无刻都在依赖着他人的存在,另一方面人是理性的,因此不可能无偿获得物品和帮助,就必须通过交换。
简单说来,人类因为不能独立生存,必须依靠他人,但又不可能无偿依靠,必须有资源的相互交换,有了交换后就会产生分工。
涂尔干对斯密的观点批判吸收后,重新演绎了分工产生的原因。当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人口越来越密集,即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和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必然导致生存竞争愈发残酷。正如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所论述,线性增长的食物资源无法充分供给指数增长的人口规模,当突破食物资源供给临界点时会产生战争与瘟疫等灾害,以此抑制人口规模。不过反复出现的人为或自然灾害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与日益稀缺的生存资源之间的矛盾。
既然难以抑制人口规模的自然增长,那么解决矛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更加有效利用资源上。在涂尔干看来,“对同一资源的争夺可能导致战争,那么对不同资源的争夺可能就相安无事”,例如铁匠不会觉得瓦匠会抢自己生意。尤其是当职业分化越细致时,社会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低。所以,人口规模与密度的持续增长是分工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而且社会分工可以在容纳更多人口的同时避免社会冲突。
另外提请各位注意的是,涂尔干反对斯密关于理性个人的假设,即分工协作是一系列充满自私自利的经济关系和私下安排。他认为,分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共同社会生活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们在竞争之前已经结合成社会并感觉到同属于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源于共同信仰和感情的社会凝聚力,生存竞争只会逼迫个人离开群体。这一点也是他认为社会先于个人存在的一个论据。
当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和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迫使分工逐步发展时,分工对社会联结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二、分工对社会联结造成了哪些影响?
1. 机械团结与压制性制裁
弱小的人类个体是无法独自生存的,必须依靠群体的相互协助才能存活下去。最初维系人类群体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而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和继续生存斗争的需要,各个氏族逐渐联合形成部落,部落联盟乃至国家,此时仅限于家族范围内的血缘关系不适合继续作为凝聚群体的基础。只有能联结个人与社会的集体意识,如部落图腾或宗教,才可防止社会分散解体。
涂尔干如此定义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集体意识要求所有群体成员意识具有一致性,所有人的意志归于一处。如果发生违背集体意识的事件,例如不敬神或者不参加宗教仪式,群体成员会认为集体意识受到侵犯,必须采取建立在痛苦之上的压制性制裁方式,如公开刑罚,彻底清除危险因素以保证集体意识的完整。举例来说,《摩西五经》所描述和禁止的宗教犯罪类型不胜枚举,相应的处罚基本上都是死刑,《申命记》第13章有如此记载:
你的同胞弟兄,或是你的儿女,或是你怀中的妻,或是如同你性命的朋友,若暗中引诱你,说,我们不如去事奉你和你列祖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是你四围列国的神。无论是离你近,离你远,从地这边到地那边的神,你不可依从他,也不可听从他,眼不可顾惜他。你不可怜恤他,也不可遮庇他,总要杀他。你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要用石头打死他,因为他想要勾引你离开那领你出埃及地为奴之家的耶和华你的神。
——《申命记》13:6-10
当社会基于共同情感和共同信仰的集体意识而团结在一起时,这种团结方式被涂尔干定义为机械团结。此时所有个人意识具有某种一致性,不带任何中介地直接系属于社会,彼此之间并没有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只是如分子般机械地集合在一起。
2. 有机团结与恢复性制裁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群体共享的集体意识逐渐衰落,职业内部的意识崛起,例如农民祭拜的是龙王,渔民祭拜的是妈祖。同时因为集体意识的式微,给个人独立思考带来了空间,让“异端思想”有机可趁,例如以前被认为是罪恶的同性恋现在往往认为是无罪的。建立在集体意识基础上的机械团结不可避免地发生动摇,需要新的团结类型以维系社会。
社会分工后的个人之间不仅性质不同,职能不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行动范围,拥有自己的人格。但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新的依赖关系,就像大脑无法脱离心脏等其他器官而存在,功能彼此紧密的依赖从而形成牢固的结合关系。与涂尔干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书中也表达了类似想法:
分工一方面使它各部分之间的机能的再分部分增加,另一方面使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在工业有机体上)表现为商业信用保障的增大, 如海上和陆路、铁道和电报、邮政和印刷机等交通工具和习惯的增加等形式。
此时社会由一些特别而又不同的职能通过相互间的确定关系结合而成,涂尔干将这种团结类型定义为有机团结。在有机团结下,个人因其依赖于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而依赖社会,并且整体的个性与部分的个性同步发展。
既然有机团结的基础是个人异质性和功能相互依赖,那么要求群体成员保持一致性的集体意识必然进一步衰落,会逐步放宽对社会个体成员的行为规定,以往被认定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不再被定性为犯罪,例如违背父亲意愿不再会被判忤逆。同时有机团结追求的是相互依赖的功能可以有效运转,制裁犯罪的目的不再是报复性而是恢复功能原貌,因此涂尔干将其定义为恢复性制裁。
3. 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
按照涂尔干的论述逻辑,在低级社会里人们因为集体意识而以机械团结形式结成社会,在高级社会里人们因为功能依赖而以有机团结形式结成社会,那么是否有证据证明社会团结类型正在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呢?
证据就在于两种社会团结类型对应的制裁方式的变化,即压制性制裁的减少和恢复性制裁的增加。通过回顾法律史,涂尔干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家庭生活犯罪的规定在不断减少,《摩西五经》中把孝道认作是一种社会义务,任何殴打双亲、咒骂双亲和违抗父权的行为都要被处以死刑。雅典法的处理方式类似,“凡是有人虐待和侮辱他的父母或世系成员的父母,凡是有人不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凡是有人不为他们举行家族身份的葬礼······都要遭到全面的惩戒”,但实际上这些行为所受到的惩罚并不十分严厉。而在罗马刑法中所规定的家庭义务只限于贵族与具有平民身份的奴隶之间的关系,对于其他家庭过失,只是由家长按照家法施以惩罚。
但压制性制裁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法律机制在家庭关系方面的活动范围在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不断复杂,以功能有效运转为目标的恢复法逐步发展壮大。以婚姻关系为例,它早先是原始人之间实实在在的买卖,到了后来成了名义上的,只要当事人双方同意,并正式宣誓,就是有效的。到了基督教时代,婚姻就不能随意缔结了,只能以一种公共权力机构,即教会为中介。再往后,具有此项职能的宗教权力机构被公民政府替代了,同时社会的干预和结婚的必要程序也大大增加了。
因此,涂尔干推论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集体意识的衰落导致压制性制裁的减少,以集体意识为基础的机械团结正在弱化,但社会关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脆弱反而更加紧密,因为以功能依赖为基础的有机团结正取而代之。
三,为什么分工带来了社会问题
既然社会分工能避免残酷的生存竞争,但为何人类历史上总是不缺乏内部斗争,如阶级斗争?同时按理说,社会分工带来的有机团结应该能紧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但为何分工后雇主与劳工之间关系出现鸿沟,专业化后的学科呈现封闭状态?
上述分工带来的两个社会问题原因不在于分工本身,而是因为分工形式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按照涂尔干的解释,理想状态下决定分工形式的唯一因素是人们的能力差异,按照能力去行使自己的职能。同时因为职能的相互依赖而逐渐产生联系,意识到他人和社会的存在,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社会有机体。
涂尔干将阶级斗争社会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强制分工的反常形式。历史上的某些社会分工,如阶级分工,没有实现能力与分工的正确对应,但获益集团依靠外部强制力量来维持不公平的状态。不过涂尔干对此保持乐观态度,以公共职务逐渐自由开化为例,随着社会进步,分工必然越来越接近理想的自发状态,先天不平等会被逐渐夷平,公平社会终究建立。
涂尔干对部分之间隔离封闭问题的回答是失范分工,即分工没有使部分之间产生有机关系,没有将各部分有效组织成一个整体。雇主与劳工之间产生的鸿沟是因为当工人集中起来住进工厂后与雇主所居住的地方相距甚远,学科封闭是因为缺乏和谐性和统一性的理论。因此,解决隔离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
四,总结
让我们总结《社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关于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涂尔干认为,随着社会容量的扩大和社会密度的增加,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残酷的生存竞争迫使人们选择劳动分工,以避免对相同资源的争抢从而促进社会容纳更多人口。
伴随着劳动分工的专业化和细分化,人类社会团结类型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早期人类社会以集体意识为基础而建立起机械团结联系,要求所有人的意志归于一处,对于违背社会规范的事件实行压制性制裁,以确保集体意识不被侵犯。但劳动分工逐步发展后,因职业分化而导致集体意识衰落,同时个人意识觉醒,机械团结的联结形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被以个人相互差别为基础的有机团结形式所取代。有机团结下的社会能让整体的个性与部分的个性同步发展,同时因为追求的是功能有效运转,对于犯罪采取的恢复性制裁形式。通过回顾法律史,可以发现压制性制裁在减少而恢复性制裁在增加,证明了社会团结类型正在从机械团结走向有机团结。
至于分工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其错误不在于分工本身,而是因为分工形式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没有按照能力来决定分工形式的强制分工,虽然依靠外部强制力量能暂时维持,但随着公正社会的建立,先天的不平等会被逐渐夷平。没有在各部分间建立有机联系的示范分工,产生了部分之间的隔离与封闭问题,不过当它们被有效组织起来后,其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五、对现实的思考
受篇幅所限,《社会分工论》所论述的内容并不是一篇读书笔记所能容纳的,不过我还是想讲一讲涂尔干通篇都在讨论的道德问题。书末如此写到:
转眼之间,我们的社会结构竟然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超出了环节类型以外,其速度之快,比例之大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与这种社会类型相适应的道德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影响力,而新的道德还没有迅速成长起来,我们的意识最终留下了一片空白,我们的信仰也陷入了混乱状态。
传统社会下欧洲社会群体依靠教会和庄园经济维持社会联结,但十九世纪末欧洲正在转型为现代社会,宗教权威遭到削弱,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厂,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弱化,呈现社会原子化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社会有解体的可能,而个人情况也不好过,正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说,当曾经被锁链捆绑的个人突然获得自由时,他并不一定感到兴奋,反而会产生无所依靠的焦虑和恐惧。
涂尔干意识到这一点,旧式的社会联结方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希望通过社会分工与职业道德来重新构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社会走向解体。只不过他的声音被各种意识形态的政治运动所掩盖,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派别都试图说服大众接受自己给出的解决方法。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在竞争中逐渐取得上风,直至将欧洲带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次大战直接带走了涂尔干精心培养的学生和心爱的独子,最终也带走了他自己和旧欧洲。
因此,鉴于欧洲在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惨痛教训,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一方面必须正视不可避免的信仰和道德阵痛,但也必须意识到回到过去是不可行的,建立符合现代社会的新道德和信仰体系才是可选之路。同时重要的是在选择新道德和信仰体系时,要慎之又慎,既要维持社会的整体统一也要保证个体的多元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