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12天,2497字,累计19500字
三、婴儿的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最大的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这个时候婴儿还未对任何人(包括母亲)有偏爱。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对人的反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此时婴儿还不怯生。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
从6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一起,与她在一起时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还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快活。
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见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而是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往时应该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二)婴儿依恋的类型(三种)
安全型依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
这类婴儿占65%~70%。
回避型依恋: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往往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
这类婴儿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情感联结。这类婴儿占20%。
反抗型依恋:
这类婴儿在母亲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对于母亲的离开表现出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他们的大喊大叫。
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比如对于母亲的拥抱,会生气地拒绝、推开。
这种依恋又常被称为“矛盾型依恋”、“焦虑型依恋”。这类婴儿占10%~15%。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类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但在家庭环境经历较大变化、母亲与婴儿的交往发生较大转折时,也可能发生变化。
不少婴儿在12~19个月改变了依恋的类型,有些在7个月前属于不安全型依恋的婴儿,19个月时转变未安全型依恋,也有约三分之一的婴儿在1岁时属于安全型依恋,7个月后转变未不安全型依恋。
婴儿依恋的性质取决于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正确地理解,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
四、早期的同伴交往
因而在头3年里,虽然主要与其父母交往,但事实上也已开始了同伴间的交往,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与同伴在社交方式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差异。
研究表明,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
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包括以下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婴儿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对方;二是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已能同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为;三是互补性交往阶段,婴儿同伴间的行为区域互补,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
以客体为中心的阶段:
研究发现,婴儿大部分社交行为是单方面发起的,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往往不能引发另一个婴儿的反应。
简单交往阶段:
婴儿的行为有了应答的性质。婴儿在这个阶段,就是通过这种社交指向行为而积极的寻找自己的同伴的同时,也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
(“社交指向行为”指婴儿意在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婴儿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
互补性交往阶段:
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其内容和形式也更为复杂,出现了婴儿之间合作的游戏、互补或互惠的行为。比如你需要有伴时,我和你一起玩;你跑我追;你躲我找;两个人在一起搭一个东西。这个阶段婴儿交往最主要的特征是同伴之间社会性游戏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16~18个月是婴儿交往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之后,婴儿的社交性游戏迅速增长。2岁左右时,婴儿的社会性游戏在数量上绝对超过单独游戏,而其社会伙伴则更经常是同伴,与母亲的交往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研究也发现,从社会技能发展的角度,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划分为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和早期友谊四个阶段。
五、婴儿自我的发展
在婴儿时期,自我的发展主要涉及自我知觉、自我认知方面的发展。
哈特提出了一个婴儿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发展模式,将婴儿自我认知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为主体我的发展,后两个阶段为客体我的发展。
(1)5~8个月。婴儿显示对镜像的兴趣,他们注视它,接近它,抚摸它,对它微笑。但他们对自己的镜像与对其他婴儿形象的反应没有区别,说明他们并未认识到镜像是自己的像,自己与他人有差别,以及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而,婴儿还没有萌生自我认知。
(2)9~12个月。婴儿表现出了对自己作为活动主体的认识,表现为他们以自己的动作引起镜像中的动作。他们主动地引起自身动作与镜像动作相匹配,表明婴儿认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个阶段婴儿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
(3)12~15个月。婴儿已能区分自己做的动作和他人做的动作,对自己的镜像与自己的动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有了清楚的觉知,说明婴儿能够把自己与他人分开。主体我有了明确的发展。
(4)15~18个月。婴儿干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客体特征来自主体特征,对主体某些特征有了稳定的认识。这反映了客体我的发展。
(5)18~24个月。婴儿已具有了用语言标示自我的能力,如使用代词(“我”“你”)标示自我与他人。婴儿在此年龄阶段已经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特征,能从客体中认识自己,用语言标示自己,表明婴儿已具有明确的客体我。
刘凌对婴儿自我认知的发生发展做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自我认知能力在婴儿15~24个月时发生发展,视觉自我认知一般在婴儿17个月时发生;言语自我认知一般在婴儿21个月时发生,经历了从用名字表述自己到使用第一人称表述自己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