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孟子宣讲仁政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孟子宣讲仁政

作者: Wuhan滴卡卡 | 来源:发表于2022-05-18 01:26 被阅读0次

孟子曾效仿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施行仁政。孟子来到魏国,见到魏惠王。惠王说:“我治理国家很尽心了,邻国的人口没有减少,我们魏国的人口也没有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不让兵役徭役妨害农时,不用细密的鱼网到河塘里捕捞,按照时令采伐树木,认真办学,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化百姓,能做到这样,就能统一天下了。”魏惠王只想富国强兵,称霸诸侯,孟子却只跟他讲仁义,惠王觉得他太迂腐了。他来到齐国,见到齐宣王,宣王请孟子讲讲齐桓公、晋文公是如何称霸诸侯的。孟子说:“孔子的弟子不谈争霸之事,只说施仁政,行王道,使天下安定的道理。”齐宣王问:“那要怎样才能施行仁政呢?”孟子说:“不要用战争去侵扰人民,减轻他们的负担,用仁爱礼义去教化他们,百姓自然就会长幼有序,相亲相爱,安居乐业,国家也可以秩序井然,逐步富强起来。”可齐宣王一心只想称霸诸侯,虽然觉得孟子说得很对,却并没有采纳孟子的意见。孟子见齐国不能行大道,于是离开了齐国。孟子还曾到过滕国、宋国等小国,都没受到重用。孟子往来诸侯之间,各诸侯国都对他以礼相待,却都不肯采用他的主张。当时,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纷纷实行变革,富国强兵,启用能攻善伐之人,楚国、魏国都任用过吴起,齐国用孙膑和田忌,都曾强盛一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子却到处宣讲仁政,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各国君主自然不能接受。孟子62岁结束周游生活,回到家乡整理《诗经》,教书写书,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留下了传世之作《孟子》。

相关文章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孟子宣讲仁政

    孟子曾效仿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施行仁政。孟子来到魏国,见到魏惠王。惠王说:“我治理国家很尽心了,邻国的人口...

  • 仁政的策略(1)

    孟子一直想要推行自己的仁政,但是这样的仁政会出现什么样的困难呢?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事仁政。 孟子所谓的仁政,...

  • 致为臣而归章-辞万钟《孟子大义考》

    本章言孟子志行仁政之气节。宣王虽然礼聘孟子为客卿,但并不打算重用孟子施行仁政,孟子不过是宣王彰显自己爱才的一块招牌...

  • 千载人物之孟子(2月4日)

    孟子——仁政大师 1、孟子,是光照千古的儒学圣人,是塑造中华民族灵魂的思想巨匠,是描绘盛世宏图的设计大师。从诸葛亮...

  • 孟子之仁政

    在去年暑假我们挑战了史记课程的,在今年暑假我们开始挑战孟子课程,在去年,史记读后让我非常有感触,因为它的难度...

  • 孟子的仁政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

  • 为什么君王不采用孟子的观点

    孟子主张的是儒家的仁政,那么根据我们后面的角度看来仁政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理方式,并且孟子也给出了实践的方式。 孟子曾...

  • 浅析孟子仁义思想

    孟子的仁政是孟子这么多观念中最重要的一点。孟子一生都在游说君王,在这之中,他将仁政观念与政治紧密结合。我认为...

  • 《孟子》“性善论”新解

    《孟子》作为先秦儒家的经典,核心思想是“性善论”和“仁政说”,而仁政说的理论基础仍在于性善论。“孟子道性善...

  • 天将降大任于孔孟也

    一、谈谈孟子的仁政 “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概括,其内容十分丰富,是包含了法律措施、经济措施、礼乐教化等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华上下五千年 - 孟子宣讲仁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yg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