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打误撞,开启研究生之旅

今年六月份刚刚研究生毕业,现在某行研发中心工作。经常看到网上有人提问“读研与不读研的区别”、“读研无用论”、“本科毕业后选择读研还是工作”、“工作三年和读研三年的区别”等等,网友的评论也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时和研究生同学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也会讨论类似的话题,我们都会吐槽研究生期间遇到的各种糟心的事,例如给实验室打杂三年唯一学会了“卑微保命”,吐槽归吐槽,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依然会选择读研这条路”。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到目前为止,我是村里学历最高的人(这里并不是想要炫耀自己或者贬低自己村庄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一个人的生长环境对其眼界、思维的影响),在上大学之前,我的意识里以及周围人的意识里都是认为“大学”就是读书的尽头,读完大学之后所有人都会开始工作。所以在读大学之前,我的生活都是按照老师和父母预定的轨道“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结婚”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加上自己学习上的勤奋刻苦,一切都按照预定的轨道顺风顺水的进行着,最终如愿考上省内唯一一所211学校,误打误撞的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也算是为现在的码农生活奠定了基础。

在大学里,我有一个关系要好的室友,她性格很要强、学习刻苦、成绩也很好。刚上大学那会儿她就说想好好学习,争取每年拿奖学金,想争取保研资格。她说以后想当大学老师,所以需要继续读研深造。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说过和“读研究生”相关的词,那时我对“读研”完全没有什么概念,也觉得这些事情离自己很遥远,与自己无关,所以也没有继续追问她和读研相关的事情。我只记住了室友说的“大学的奖学金很丰厚”这一句话,然后在心里盘算着,我家庭条件一般,如果自己能够拿到奖学金,就不需要家里给生活费了,可以为家里减去很大的负担。奔着这样的小目标,我经常和室友一起约着去图书馆、上自习,我俩即是好朋友又是竞争对手,大学四年,我们都如愿的拿到了每年奖学金。在室友长期的影响下,我逐渐的对读研有了一定的概念,后来我问室友,她是怎么知道大学奖学金和读研相关事情的,她说是她刚大学毕业的姐姐经常给她说的。虽然我对读研有了一定的概念,但是大学期间我从来没有过读研的想法,与其说是没有过读研的想法,倒不如说是不敢想。在大三的时候,有一次四川大学到我们学校进行夏令营宣讲,老师让有意读研的同学去面试,如果面试过了,后面只要拿到保研资格就可以直接免复试了,室友让我去试试,我都不敢去。周围有意读研的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联系心意的学校,参加各种夏令营等活动,我的生活还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直到大三下学期,学院保研名单出来,我也获得了保研的资格,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读研”这件事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自己是有选择权的。对于这个结果,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拥有了选择权,我可以选择走这样一条曾经与自己很遥远的“读研之路”,探索这样一条对自己和村里人都很陌生的神秘的“读研之路”;忧的是不能马上去工作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家里人的支持和朋友们的劝说下,我最后还是狠下心来,选择自私一次,走“读研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