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四号,亦即清明节前一天,阴历二月二十二日,妻要为自己过世多年的爷爷奶奶扫墓,我们便去了河口。
澧水至新街向西北上溯,到夹石河时,地势陡然逼仄,沿河两岸的山陡峭峻拔、高大势险。而公路从桑植县城到夹石河段,还是省级的桑龙公路,但路过夹石河时,路分两条:其一过一大桥往西则是经上河溪过龙山至湖北来凤的主干公路;而在大桥的东端分路,朝西北而走的则是去河口乡的乡级公路。此路修建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路线在澧水北岸,多半随澧水河岸一路曲折向西北延伸。由于沿途山势太过于险峻,路面狭窄,若是两车相会,则一定得小心错车而过。清明已近,你在道路上随处可见已挂的清明纸花吊吊。你可以感受到在这片美丽的山水间生息的人们追远奠亲的淳朴民风。
车过岩屋口,你可以明显看出澧水河面渐渐变窄,但河水则更清更亮更美了。至河口时,地势又略显宽敞;整个地貌犹似人的胃,下端和上端皆有肠管相接。上端两山紧夹,似如一口,故曰"河口"。现在,在河口的下端建有新桥一座,与上端河水出口的老桥相映衬,连通了澧水南北两岸。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口的主集市原来在北岸,待老桥和新桥连通之后,由于北岸靠山,地势狭窄,而南岸则平坦开阔一些,政府学校医院转建于斯,故南岸现已渐渐成为了河囗最热闹的中心。
河口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是没有桥的,两岸往来是靠过上端处的渡船的。不知道从哪个年代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的山民于两岸修建了一排排吊脚楼,筑起河街,于是乎就在这片美丽的山水间诞生了文明。这里的吊脚楼与普通的吊脚楼截然不同,就是它的柱脚是扎入河水中的。由于选柱粗壮,又深入坚硬的河岸青石之内,固不可摧,即使偶尔遇上暴雨和山洪来袭,亦不用担心吊脚楼会被大水毁掉冲走,故居民住得安心。现在,你再看上游河口南岸的那一排排吊脚楼,早已不见当初木柱,全换成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柱子,则是更显坚固了;只有一棵棵斜长于水岸的几人合抱的古柳,枝干虬结,新叶繁茂,生长得非常张扬!
过新桥,沿河岸而上,到乡政府后向左拐,有一牌坊挺立于斯。此乃清光绪年间修建的贞节牌坊,直到如今依然完好无损。由此可见贞节观念在河口人们心中的地位。在爱慕虚荣、物欲横流的时代,有雄奇之山有秀美草树的河口乡民,还依然拥抱着一脉清流,保持着一股古朴忠贞的自然之美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