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逼子成龙”的爱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不惜投入大量精力和钱财,把孩子本该轻松快乐的童年都交给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孩子稍有反抗,家长还会摇头叹息:“你现在还太小,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父母的苦心……”由于这些家长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潜力,违背了孩子的意愿,结果,“望子成龙”难免会变成“逼子成虫”。
2.“大包大揽”的爱
有的父母太爱孩子了,爱到除了学习,不舍得让孩子做任何事情的地步。孩子帮忙做点事,家长会说:“你只管把学习搞好就行了……”结果事事代劳,以至于孩子很大了生活还不能自理。
3.“杞人忧天”的爱
有的父母见不得孩子犯错,孩子稍有差错,便对孩子报以失望的眼神,随之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再这样下去,将来可怎么办啊?”
很多父母习惯以成人的眼光审视和打量孩子,孩子的做法稍有偏差,他们就担心孩子误入歧途,于是赶紧出面予以指导,并暗自庆幸自己发现及时……殊不知,对于孩子来说,犯错也是一种成长。或许,在孩子心中,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在犯错,所以,我们做家长实在不应该小题大做,大惊小怪。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父母已经不能再扮演“大家长”的角色了,而孩子也不想再做靠父母牵线的木偶了。而事实上,平时很多做父母的还是认为自己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威。孩子不听话了,他们会忍不住生气,甚至打骂。为什么我们不能多点耐心,好好地坐下来,听孩子把话说完呢?听孩子把话说完,你才能明白孩子最真实的想想法,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
给孩子和自己一个专属的时间,不是一边做家事,也不是一边处理公事,而是把所有的事放下来,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专注聆听孩子的心声。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亲愿意用心听他倾诉,孩子会感到受尊重和被重视,还会从中得到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
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意味着还孩子思维的自由,还孩子表达的自由,还孩子心灵的自由;意味着对孩子想像的放飞,对孩子个性的认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意味着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汇;意味着一种亲切的对待,一种由衷的信赖,一种美妙的心境。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根温柔的弦,让我们拨动它,静下心来细细聆听这一曲曲心灵之歌!父母应该与孩子敞开心扉,畅谈交流,与孩子做朋友,多聆听孩子的心声,多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难处,也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合理引导,健康教育,消除彼此的心结,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
倾听孩子心底话的重要法则是不单聆听孩子说话的内容,也要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不要只顾追问事情始末或准确性,而是要先回应孩子的看法及需要,以及他对事情的分析及演绎。父母不妨先表示了解和接纳,然后再作劝告和教导。
只要你懂得如何聆听,孩子便会很乐于扮演述说者。给亲子多一些时间,彼此之间才能更亲近、更贴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