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文责自负。
一转眼老了少年。
少年那时候家里穷,大家都穷,书籍非常少,小朋友中谁有一本小人书,都是稀罕之物,只有关系够铁才可以借阅。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不但小人喜欢,大人也喜欢。
后来认字多了,开始喜欢看小说之类的闲书。因为父母都不识字,只要我在看书,他们都是支持的,至于是不是闲书,他们是不管的,只要我能够按时给猪寻草。
但是,那个时候书实在少,生产队的报纸也是干部保管,于是,只要有字的地方都要去看看。走亲戚串门,谁家墙上如果贴了报纸,一定要从头到尾看一遍,有的文章看了一半,没有了下文,留下了很多的不甘心和不开心。
读中学后,能够看到的书增多了,但是大多数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归还,往往一部大部头的小说要在一夜之间读完,经常被煤油灯烧得焦头烂额,面目全非,却也乐此不疲。
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偷看传抄的《第二次握手》,费尽心机借来之后一看,耳热脸红,心跳加快——那是那个年代第一次看到的爱情小说,放到今天,连小菜都算不上,但那个时候却是禁书。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容易流传,人类的确是好奇的动物。
另一本禁书是《少女之心》,传说高年级一女生有手抄本。那时候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在教室公开说话的,我瞅了一个她单独在外的机会:
“把你的《少女之心》给我看看,可以吗?”
那个女生非常傲慢地说:"没有!"
我们的对话被另一个同学听到了,他经常嘲笑我想看女同学的少女之心。
时至今日,我都没有看到这本神奇的禁书。
后来,一个民间法师宣称自己有一本旷古奇书,我磨了好久才得以一睹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一本残缺不全的发黄的竖版《诗经》,难道给病人施法术治病就念这个经?“嗯嗯,我就是靠这个走江湖的”他说。走江湖原来如此简单,一本残破的《诗经》就可以!——读书的确可以破除迷信!
现在书多了,很多书却不想读了。
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冗长的细碎的环境描写使人昏昏欲睡;法国另一个作家左拉也是这毛病,一页书都看完了,主人公的房间还没有写完!
还比如我国某些作家,模仿欧美风格,写冗长繁杂的句子,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非常烧脑,又云山雾罩。这种书一般用来催眠,很少完整地看过。
古人说,书犹药也,读之可以医愚。
我常想书是什么药?因为古代纸张金贵,书籍出版发行非常慎重,所以绝大多数书籍确有医愚之功效。
现在,出版物多了,良莠不齐成为常态。这正如食物,饥肠辘辘的时候,一切可下肚之物都是美食;酒足饭饱之后,即便是满汉全席也要挑三拣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