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想——岁月

作者: 封锁野蛮 | 来源:发表于2024-04-23 08:07 被阅读0次

声明:原创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文责自负。


一转眼老了少年。

少年那时候家里穷,大家都穷,书籍非常少,小朋友中谁有一本小人书,都是稀罕之物,只有关系够铁才可以借阅。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不但小人喜欢,大人也喜欢。

后来认字多了,开始喜欢看小说之类的闲书。因为父母都不识字,只要我在看书,他们都是支持的,至于是不是闲书,他们是不管的,只要我能够按时给猪寻草。

但是,那个时候书实在少,生产队的报纸也是干部保管,于是,只要有字的地方都要去看看。走亲戚串门,谁家墙上如果贴了报纸,一定要从头到尾看一遍,有的文章看了一半,没有了下文,留下了很多的不甘心和不开心。

读中学后,能够看到的书增多了,但是大多数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归还,往往一部大部头的小说要在一夜之间读完,经常被煤油灯烧得焦头烂额,面目全非,却也乐此不疲。

有一段时间同学们偷看传抄的《第二次握手》,费尽心机借来之后一看,耳热脸红,心跳加快——那是那个年代第一次看到的爱情小说,放到今天,连小菜都算不上,但那个时候却是禁书。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是容易流传,人类的确是好奇的动物。

另一本禁书是《少女之心》,传说高年级一女生有手抄本。那时候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在教室公开说话的,我瞅了一个她单独在外的机会:

“把你的《少女之心》给我看看,可以吗?”

那个女生非常傲慢地说:"没有!"

我们的对话被另一个同学听到了,他经常嘲笑我想看女同学的少女之心。

时至今日,我都没有看到这本神奇的禁书。

后来,一个民间法师宣称自己有一本旷古奇书,我磨了好久才得以一睹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一本残缺不全的发黄的竖版《诗经》,难道给病人施法术治病就念这个经?“嗯嗯,我就是靠这个走江湖的”他说。走江湖原来如此简单,一本残破的《诗经》就可以!——读书的确可以破除迷信!

现在书多了,很多书却不想读了。

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冗长的细碎的环境描写使人昏昏欲睡;法国另一个作家左拉也是这毛病,一页书都看完了,主人公的房间还没有写完!

还比如我国某些作家,模仿欧美风格,写冗长繁杂的句子,把简单问题复杂化,非常烧脑,又云山雾罩。这种书一般用来催眠,很少完整地看过。

古人说,书犹药也,读之可以医愚。

我常想书是什么药?因为古代纸张金贵,书籍出版发行非常慎重,所以绝大多数书籍确有医愚之功效。

现在,出版物多了,良莠不齐成为常态。这正如食物,饥肠辘辘的时候,一切可下肚之物都是美食;酒足饭饱之后,即便是满汉全席也要挑三拣四。

相关文章

  • 我该写些什么呢?

    读书笔记随想散文小说诗歌论文?

  • 写首小诗开始我的创作

    随想 繁华疾风扫红颜岁月催人生言如许酌酒淡平生

  • 夜想。

    入夜,随想,到底是岁月耽误了自己,还是自己辜负了流年。。。

  • 岁月随想

    手指轻轻滑过墙壁 鹅卵石静静地躺在路边 秋风吹落了黄叶 草丛里的蟋蟀在诉说什么 昨日小路已长满荒草 单车的铃声好像...

  • 岁月随想

    一 . 人生诸多景致,一个人能够欣赏和拥有的只是沧海一粟。有时万水千山的跋涉,浏览了他处风光却错过了身边的...

  • 岁月随想

    孩子的口气 狂妄自大 青春容不下 半根白发 中年盛满了 工作重压 老年的世界 满眼都是娃娃

  • 岁月随想

    小的时候家住在农村,家里清贫,三代甚至四代同堂,房子不值钱,很大,但是大部分用来堆放农具,粮食等杂物,还有...

  • 岁月随想

    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元旦又是迎来新的篇章,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们不得不感叹时光的流逝,冲刷了岁月的年轮,带...

  • 岁月随想

    岁月多么温暖,那些笑语欢声,青春盛宴,都在我们的胸怀中发芽,绚烂我们的回忆,浇灌我们的梦想。岁月多么寒凉,那些悲欢...

  • 岁月随想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有些事,做着做着,就倦了。 有些情,交着交着,就淡了。 只留下一丝感慨,一份怀想,一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随想——岁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wi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