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图书馆阅读吧

作者: 封锁野蛮 | 来源:发表于2024-10-27 08:45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几年,学校新建了一座规模宏伟壮观的图书馆。投入使用之后,有不少老师在朋友圈拍照炫耀,学校在招生宣传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这个图书馆的靓照及其藏书的数量。

可惜的是图书馆利用最多的是附属的几个会议室,其他的设施也就剩下拍照了。

图书馆的三个阅览室中,第一阅览室主要是一些供教师阅读的各种教学参考刊物。

第二阅览室有一些书可供学生阅读。但经常领学生去阅读的老师少之又少,上周去的时候发现上锁了,谁都不知道那里归属于哪个部门。以后看来是去不成了。

第三阅览室是长期锁门的,那天找管理员进去看了一下,全是2020年之前的期刊合订本。2020年之后,没有订阅任何新的期刊。

回想自己读书的时候,图书馆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小学的时候,学校有个很小的图书室,每天放学前最后一节课可以去借书。我用两年多的时间读完了图书室所有的书,包括小人书。

中学的时候尽管学业繁重,我也是经常去图书室借阅书籍,以至于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工作,当年那个图书管理员许志慧老师一看到我就说,“我认识你,你当时经常来借书。”

大学几年基本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俞敏洪说他在大学里读了八百本书,我没有统计过自己读了多少书,但我在大学里用完了三本借书证。

工作以后,我一直强调语文学习要从阅读开始。在高一高二阶段,我都一定要每周抽出一节课,督促学生阅读。对于没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要求更低,他们只要阅读就行。有个学生偶然读到了法布尔的《昆虫记》,爱上了生物。我知道反复训练提高分数可以给自己脸上贴金,但是那样的学生走不远。

但每学期都要公开展示的教师排名让很多老师抓狂。反复的机械训练成为常态,记不住的单词动辄抄写四五十遍,美其名曰“背多分”;今天还看到一个学生干部的笔记,某两个学生要把某科目的某个题目抄写十遍。我随口问那个学生干部:“你觉得这样做有用吗?”那个孩子笑着说没用。连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教师难道不明白吗?实在是被各种考核逼疯了。

两年前一个小有成就的朋友带着他的团队给某学校捐书,和他交流的时候我问了一句话:“你捐的书,有没有学生阅读?你敢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回访一下那些书籍,看看有没有阅读的痕迹?”同学发了一个苦笑的表情给我。

也是两年前,某县一中有个院士校友给母校捐赠了一批图书,他在演讲中说,希望自己捐赠的图书能够有人在上面圈圈点点。这篇演讲稿后来很快就被删除了,为什么会被删除,显然是和该校一向是以抓分数出名的理念相违背嘛。学校主要领导不倡导阅读课外书或者仅仅是喊个口号,阅读必然无法开展。很多学校组织的所谓书香校园活动无非就是把学生排好队,摆个造型,拍几张学生读课文的照片,做个美篇就算打造了书香校园。毕竟眼前的分数是晋升的抓手,至于学生的未来嘛,那是未来的事。

学生没有时间读书,忙于刷题,老师呢?也没有时间,布置了作业当然需要批改。除了填写那些永远也填不完的表格,内耗无时不在。内耗是开不完的会议,每周雷打不动的集体备课会议,各种莫名其妙的没有实际用途的培训会。如果班级再有几个捣蛋的学生,教师连上课都是副业,哪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

而且教师读书应该不限于本专业的书籍,学生是新的,教师也需要读一读新书。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读的书教给当代的孩子必然是面目狰狞,无人想听。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不知道有关部门抽什么风,排查除了课本以外的其他书籍,甚至传言说也要查教师办公室的书籍。

后来听说前来检查的人很快就走了,但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我看到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书籍被收废纸的大姐装进了蛇皮袋。

一些有识之士通过各种平台大声疾呼:“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

这是当下的现实,但如何破解呢?似乎没有好的办法。因为还有更大的一大群人盯着学生的分数,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戕害下,在诸多领导的要求下,很多教师变得眼中只有分数、只有成绩,而对于生命中的阅读却逐渐淡化了。强调分数变态到什么程度呢?不要说校长和教育局长,连市长都要抽空过问学生的某次联考成绩!过去有句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如今这句话已经演变为“考考考,领导的法宝;分分分,教师的命根。”因为所有的考核都是用分数说话的。

至于不读书的家长嘛,他们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老师教的,我读什么书?”这样开个玩笑当然无所谓,一般来说,现在街上走的是什么人,将来街上也走的是这样的人!如果单纯地认为把孩子教给学校就万事大吉的家长,可能还不太明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读的第一本书!

所以,我以为图书和图书馆成为摆设,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人的成长方式大约有三个“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聊万次天。

行万里路不是简单的旅游观光,是为了增长见识。因为没有人赚到见识以外的钱。

读万卷书的意思是除了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书也要大量涉猎,以求达到触类旁通。读书的好处就是可以和古今中外的名流进行深入交流,那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灵魂深处的交流。但也有孩子沉迷于某一类书籍不能自拔,这种情况需要引导。

聊万次天,是和各行各业各种不同的人聊天,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和教训。“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光是和见识超过自己的人聊,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要和更多的普通人聊。只要想学习,到处都有老师。很多记者之所以成为公众人物,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采访了大量的人物,从采访对象那里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学生,行万里路和聊万次天显然不现实,那就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书吧。我之所以说碎片化时间是因为既然没有专门的阅读时间,那就挤出时间来读一读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吧,一篇千字文花个五分钟的时间就够了。

因为,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走向。

相关文章

  • 去图书馆吧

    忙碌了大半个月以后,终于是步入正轨了。 可是我反倒是怀念一起杂乱无章混乱的日子了,虽然毫无意义,但是也没有约束。 ...

  • 去阅读吧

    去阅读吧, 那是精神的粮食, 那是人类的另一个窗口, 让你看到脚无法跨过的地方, 让你看到, 无数的灵魂的倾情舞蹈...

  • 图书馆与书吧

    学校以前读书的地方是图书馆,现在变成了书吧。 图书馆相对封闭,因为管理需要,限时开放,门可罗雀,阅读受限。 书吧相...

  • 2018-03-15

    妈妈,我们去还书吧 还书,啊,好啊,我的也正好看完了 去图书馆去还书 图书馆,每每想到图书馆或者听到图书馆,心里便...

  • 周末我们去图书馆吧

    周日休息,我去了本市新建的图书馆。早在心中盘算去看看,见识一下。 几日前,在我家小区门口停了一辆图书馆流动“书吧车...

  • 学习论

    学习吗,一起去图书馆吧。 今天睡了太久,醒了去图书馆。 以后管住自己,多去图书馆学习。 上大学的时候,学习仿佛只是...

  • 一起去图书馆吧

    …… “喂,瑶瑶啊,我们周日一起去图书馆吧。”晚自习刚下课,不等老张收拾东西滚蛋,徐思琪就滚到路遥旁边,挥了挥手里...

  • 有空带孩子去图书馆吧

    不记得儿子多大时,开始带他去图书馆。 最开始他不太认识字,都是去儿童馆。每次去最少半天时间,坐在图书馆,他也可以安...

  • 8/70小控班051【图书馆】

    图书馆是邂逅好书的最佳去处,请在图书馆寻觅应该购买的书吧。-《超级阅读术》 其实最早接触图书馆的时候是在高中年代,...

  • 浅谈-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活动

    今天以一位图书馆普通读者的身份发表一下对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感受,虽然图书馆从业多年,但对于个人的阅读量也是极少的,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图书馆阅读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we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