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在凌晨的时候就开始敲打我居住的宿舍屋顶的铁瓦,哗哗、哗哗、哗哗……一声复一声,如安神的曲。我喜欢听雨点落下的声音,尤其是节奏平稳的雨滴有规律的敲打在窗台、屋顶,能令我有心神舒缓的惬意。于是,我在这冬夜的雨声里一次次从梦中醒来,复又进入到梦中去。
在我半生的意识里,雨都和绿色是相关的,而绿是山野的小草,是田间的禾苗,是柳树的细叶,它们都和冬天无关。在我们北方,冬天都是大雪纷飞的,和草长莺飞无关,更从来就不曾和雨有一丁点关系。然而这个冬天我却在冬至的前一天夜晚,于雨声与梦境中来来回回地辗转。而这异地的雨也并没有丝毫的不合时宜之感,从黑夜到天明就那样下着,一点不顾及季节的差异依然故我。直下得我忽略了节气的特点,待我看到日历上的字样才恍然——冬至已经到了!
冬至,昼至短而夜最长。过了这一天,夜便日益缩短,白昼会越来越长。于是在我的意识中,便觉得光照逐渐增加,温度也会慢慢回升。所以每逢冬至,我都会在潜意识里溢出冬去春来的希望。虽然这时还不到腊月,真正的寒冷还未到来,但每到了冬至,我都会不自觉地认为冬就要远离我了。如今又和雨有这样亲密的接触,冬至的温度便又暖了一层。
这种暖其实是完全出于我内心的,和节气本身带来的温度变化,关系并不大。在我的家乡,临到冬至这几天总是异常寒冷的,老人说这叫应节气。今年亦是如此,而且哈尔滨的降雪也确实颇具规模。但自我记事以来,冬至从不曾冻伤雪地里生活的人们,相反的,倒是给日子凭添了许多的情趣。
我们在冬至日是要吃饺子的,只因为北方的冬天太过寒冷,冬至一到便预示着最冷的时候要到了。天寒地冻,人在外面活动的时候,耳朵是最容易受冻的部位,所以要重点保护。南方的人很畏惧北方的寒冷,纷纷传说:在北方,冬天出去走一圈,耳朵冻得僵硬,用手一拨拉就掉了。这说法是夸张了点,但冬天的温度在我们北方确乎是凌厉的。虽然不至于把耳朵冻得一拨拉就掉了,但保护不好绝对是可以冻硬、冻伤的。老人说饺子的形状和耳朵相似,所以冬至这天吃饺子,就可以保护耳朵。其实说到冬至吃饺子,还要说到一个古人。相传医圣张仲景把药物包在面里,做成耳朵的形状,起名娇耳,煮熟了用来救治冻伤耳朵的人。因为饺子的形状酷似耳朵,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开始在冬至吃饺子。同时还有这样一句谚语流传下来: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我觉得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吃饺子的习俗,冬至在我们的生活中倒变得温暖了。外面白雪皑皑,室内一家人忙忙碌碌的包饺子、下饺子,然后再团团围坐在火炕上吃饺子。咬一口热气腾腾的饺子,再喝一口温热的老酒,这样的冬天还能冷到哪里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