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学校里,课堂观摩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研究形式,通过观课议课,将教师的个人问题变为“我们”的问题,将教师的个人经验变为“我们”的经验,将教师的个人成长变成“我们”的成长,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不言而喻。在这里,课堂就成了研究载体,研究效果的真实性取决于课堂的真实性,研究效果的可行性取决于课堂的可行性。所以,课堂观摩要以常态的课堂为素材。
上周,学校举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一节语文课。
教学内容是莫怀戚的《散步》。授课教师是从学生齐读《游子吟》开始的,然后导入新课,授课部分一共有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先是由学生范读,要求学生在听读的时候要标出不认识的字,读破的句子等,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速、重音等。读完以后由学生评点。接下来是整体感知,通过课件展示了提示问题:散步的人有谁?散步的地方是哪里?散步是在什么季节?散步的过程如何?分析文中四个人物,你最喜欢那一个?第三个环节是细读课文,同样有提示问题:找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句子,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词语、句子,推荐给大家,找出一幅你最喜欢的画面,与大家分享。第四个环节属于课文延伸,一个是小诗欣赏,学生分角色阅读,另一个活动是联系生活,寻找表现亲情的生活细节,还有一个是真情告白,写一段短文,因为时间关系,这个活动留在课后完成。
从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来说,不论是语文知识,还是情感教育,都处理的非常好,整个过程环节清晰、紧张有序、丝丝入扣。从学生学习状态来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问题的探究也很深入,回答问题争先恐后,教师熟悉学生情况,提问与回答还体现出个性特征,这在大班额教学中是难能可贵的。不过,因为进展的似乎太过顺利,尤其是学生回答,几乎滴水不漏,十分完美,这倒引起了我的几分疑惑,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真的能够如此“强大”?后来,从学生课本上发现了秘密,原来这节课是已经学过的内容。通过询问学生,也证明了我的怀疑。因为学校组织研讨课,而最近的教学内容当中,这一课是能够“出彩”的,所以,教者就选择了这一课。
作为一种公开教学活动,教者当然希望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教者有选择课程的自由,这一点我们都能理解。但是,研讨课和赛教课、示范课的定位还是有些区别,如果说赛教课、示范课务必精益求精,再三打磨,要全力以赴,甚至是凭借集体智慧,打造出最好的课堂的话,那么研讨课则需要提供常态的东西。这里所谓的常态,不是说教师可以随意对待,不必过于认真,而是提供的课堂应该是原生态的,学生准备,学生学习,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基本上不超出于原有水平,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却要更加重视体现教者对教学的个人理解,尽可能展示个性魅力,或者提供具有改革精神和探索价值的课堂教学。这次课堂观摩活动更要注重对信息教育和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体现语文课堂在应用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作为听者,也要有颗“平常心”,要重视课堂体现的“改革”特征,细心观察与传统教学不同之处,而不必拘泥于授课者某一处失误,或者因为课堂上的失败而耿耿于怀。一节课提起了大家兴趣,提供的课堂素材能够“引起”研讨,甚至争议,这就是研讨课的价值。如果教学活动已经经过精心琢磨,多次演练,课堂教学成了一种完美的展示,限制了生成发展的可能,到最后反而会削弱研讨课的功能。
一节课,教学预设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可以“出彩”,但是在预设之外,课堂上的“生成”,意料之内的“意料之外”,对这些环节的处理更能体现教师教学智慧,更能出现精彩。其实,教师做了如此精心的设计,这节课完全可能出现精彩,但是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所有的知识已经印在大脑中,课堂就完全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起来,反而失去了可能的精彩瞬间。看似热闹,却失去了本来价值,完美这时成了深深的缺憾。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课堂上,也是这样吧。
发表于《基础教育》杂志2008年第一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