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爱编程
崔成林:深度学习第五讲

崔成林:深度学习第五讲

作者: 崔成林 | 来源:发表于2017-08-16 15:53 被阅读0次

老师们,朋友们,今天是老崔说课第四讲:本次分享的话题是 “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三,知识建构”

谈到知识建构,我们喊了十几年,但一线教师对这个名词,还是有点模模糊糊,到底什么是知识建构?我国学者赵建华在《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一问中说:知识建构是指个体在某特定社会环境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成某种观念、理论或假设等智慧产品。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生要产生新知识、新产品或者说思维成果。

例如,在初中生物“人体废物的排出”学习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肾脏的不同结构组成,让学生观察肾小球、神小囊、肾小管之间有何异同。选择尿是怎样形成的为问题起始情景,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如“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在成分上有什么区别?”“血液与原尿在成分上有何不同?”“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正常的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而形成的尿却只有1.5升呢?”“尿液与原尿在成分上有何不同?”“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有人在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请诊断一下怎么回事?”“有人出现糖尿的原因有哪些?”等等一串相互衔接的教学问题。学生提出的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智慧产品或者说思维成果。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深度对话,不能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那么这种学习属于无意义学习。

可能有的老师疑惑,学生学习的更多的是间接经验,不可能出“新结论、新产品”。注意,知识建构不是要求学生原创,而是要智慧复演,要把现成的知识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再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例如,我校范小娟老师在《数对》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仔细观察,小强站在什么位置?

生:从右向左数第4排的第2个。

师:谁还想说?

生:从左向右数第2排的第3个。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从后往前数,第4排的第3个。

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

生1:一个是从右到左,一个是从左到右,不同方向。

生2: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

生2:由于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师: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

这一问题的结论,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得出的。这种结论,就属于新知识、新产品。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智慧生成”。知识是智慧形成的基本要素,智慧的形成和发展根源于知识。因此,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比直接教给学生答案有价值的多,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知识建构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智慧,寻找到一份成功的喜悦。

深度学习的课堂提倡以学习产品组织教学活动,使学习任务典型化、具体化,丰富了学生的直观体验,并通过所获得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衡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到底如何?即是否完成了知识建构呢?大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③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即保持关键特征不变,而改变非关键特征,从而使原来的关系体现在新的形式中,这要求学习者概括地把握知识的真正含义;④能否综合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

相关文章

  • 崔成林:深度学习第五讲

    老师们,朋友们,今天是老崔说课第四讲:本次分享的话题是 “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三,知识建构” 谈到知识建构,我们喊...

  • 听崔成林老师讲深度学习

    一、关于深度学习 1、什么是深度学习 我们看布鲁姆学习能力金字塔,分为低阶思维(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高阶思维(...

  • 只有深度学习,才能救课堂!

    实施深度学习 实现高效教学 ——全国教育专家崔成林教授在羊小进行“深度学习”专题讲座 为了扎实推进“433”绿色...

  • 丰盛的大餐

    近日,五莲县实验小学在博雅讲堂举行“基于深度学习的有效小组合作教学”研讨会。全国深度学习教育联盟理事长崔成林到会指...

  • 参加青岛“深度学习设计师”培训体会——总结篇

    酷暑七月,在崔成林教授的召唤下,我们一起相聚在青岛。深度学习,共同的理想,我们实验小学代表团参加全国第一届深度学习...

  • 搭建桥梁,不要背着过河

    昨天上午有幸聆听了来自泰安的崔成林教授的《让课堂发生深度学习》的报告,感触颇深。 报告中教授指出中...

  • 基于新课标的大单元设计指南

    (崔成林深度学习团队 产权保护) (一)单元规划表 一、单元分析 1.课标(含学业质量标准)解析 (1)精准摘抄相...

  • 晚上,会议室灯火通明

    晚上7:00不到,学校会议室座无虚席,崔成林教授基于深度学习的有效小组合作教学研讨会报告正式开始。 学习无极限,永...

  • 挑灯夜战的快乐

    今天周五,我们实验小学的老师没有急于去享受周末的快乐,满怀极大热情,听崔成林教授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有效小组合...

  • 引燃自我

    再一次有幸聆听了崔成林老师的报告——《让课堂发生深度学习》,翻翻以前的记录,重温一下老师的理念,再想想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崔成林:深度学习第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ii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