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当妈的都爱念叨吐槽自个的子女。“你什么都好,为什么感情就这么差劲”,通常我妈念的时候,我就只能对着她端正微笑,因为确实觉得自己的“亲密关系”不及格。我总希望对方朝着我走101步,然后我再一把抱住他,我总希望对方先付出特别多,我才能安在这份情感里,So,总是事与愿违。《爱上双人舞》说“爱一个人,只给你为对方做一些事的权利。而就算这样,也是由对方决定是否接受,你不能要求更多”。谢谢亲爱的丸子与我分享《爱上双人舞》(后文简称为《舞》),让我的亲密关系,多了几道彩虹。
减低“我”的地位去提升“我们”的地位
我习惯性的拽着射手座追求自由的防护,在亲密关系中,常常墙裂要求对方给我足够的个人空间。在阅读《舞》的过程中,我惊觉,在我的亲密关系中,一直是两个“我”,而没有“我们”,难怪每段关系,都匆匆而过。我期待着对方行动,我期待着对方的改变,从来没有想过,为了“我们”,我要适当降低自我的诉求,建立更多“我们”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兴趣。哪怕是兴趣,过往只觉得,我做我喜欢的,你做你喜欢的,互不打扰,自得其乐。《舞》中给出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作者不喜欢逛街,但每周依然会陪太太去逛街。这样为太太而做的事,像送太太一份礼物;同时,在逛的过程中,太太关注流行、款式等,而他关注商场经济变化、游人心态、店铺摆设等。虽然没有共同的兴趣,也可以在陪伴对方做喜爱兴趣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兴趣点,只要我们有更多以“我们”出发的信念。
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在《舞》一书中,我看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局限。一个是在潜意识中认定事物不会改变;另一个是自我价值中的不值得。事物固有性,特别是习惯性看到负面的时,就觉得一切太糟糕了,看不到好的希望。我忘了宇宙最大的力量就是:改变,持续不断,每分每秒的改变。好的,可能会更好,亦或变坏;坏的,可能会更坏,亦或变好。那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就下定论呢?即然一切都在变化中,哪怕在朝着变坏的方向,我们亦有能力或者说机会,努力改变至好的方向呀。所以,我们先勇敢的进入一段关系,在关系中持续的改变,改变自己,让自己成长。当每一天都在改变,在感知自己成长时,我们也会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
面对问题,表达情绪
婚姻中夫妻发生争执常有。有些夫妻,会约好在孩子面前不要争吵,因为这会给孩子一个坏榜样。孩子总是跟父母学习,所以,孩子这样便学到每当有问题或困扰时不应在人前说出,而要暗自辛苦、感到委屈,或者对人诉说,总之不会向当事人直接提出讨论。这样,孩子学不到正确处理冲突的该当。
我害怕吵架,我害怕冲突,有问题时,哪怕我知道我的问题情绪点,在哪个人身上,再三犹豫,最终,我也无法与对方进行沟通,无论是情感,还是职场的人际关系。最后的着落点,是逃避,不接触那个人,不触碰那件事。看书时,突然想起,小时候有次爸妈吵架,第二天放学回来的路上,我先拐去奶奶家打了小报告。过两天,我妈严肃的给我讲,以后家里吵架不许给奶奶说。后天我爸妈如何化解冲突,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为啥就想起这件事,就隐约觉得,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害怕冲突。书中,给出非常坦然的做法:
如果夫妻有争执在孩子面前讨论,孩子看到父母能够平静的处理冲突、诉说自己的看法,同时聆听对方的看法、肯定对方看法中自己认同的部分,愿意共同谋取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和平地解决冲突,孩子便不会因为父母之间有冲突而惧怕惶恐了,从而明白冲突是可以解决的,懂得有冲突出现时应该怎样做了。
所以,有问题时,无论在哪,我们都应该正面面对问题与冲突,不是指责,而是表达情绪;表达自己,亦要倾听对方。我们以为可以逃避的,只会在后来,爆发更强大的伤害力,还是在当下,就把情绪表达了吧!
有种舞蹈,叫婚姻!我暂时还没有学会!
学生时代,因为参加不同的社团,有场晚会,我登台4次,与不同的伙伴,表演了4种舞蹈。每种舞蹈,都有自己的节拍与动作;每种关系,都有自己的节奏与喜好。热爱舞蹈,我就一个节拍,一个动作,一个节拍,一个动作,去学习,去练习,去磨练。想拥有亲密关系,我要热爱亲密关系,一点一滴的去学习,去练习,去上场。
记得,在一场表演中,长丝头巾飘落,C位的我,捡起头巾,转身继续舞动,场下响起掌声。舞蹈中有插曲,又何惧,微笑,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