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派饭
杨志鹏
吃派饭这一曾经发生于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农村下(驻)村干部,下乡知青,村小学代课老师等人群中的解决下村吃饭问题的一种形式。在我们小时候就经历过,当时,我正在上小学,村小学有一位来自外乡的老师他吃饭就是吃的是派饭。当时在学校老师们中间管这种吃饭形式叫做“吃百家饭”。从学期开始到学期末,从周一到周末,每天排一个学生。我们学校哪位张老师由高年级到低年级依次往下排。把全校学生都排一遍。轮到谁家放学后张老师就随谁回家吃饭。一般要轮到哪一家时班主任老师会提前通知学生告诉家长。一般家长接到通知后都会尽量想办法为老师准备他家最好吃的来招呼老师。这样一来显得家长对老师的尊重;二来也可以取得老师对学生的关照。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农村生活普遍较差。一般家庭都是吃的普通农家饭,午饭一般是手擀面,有的会给老师炒两个自家鸡下的蛋。条件更好的会有肉,但是那时能吃上肉的家庭很少。早晚一般吃馒头,稀饭,就咸菜等。那时的师生感情,老师和家长的感情确实很真诚,很和谐,很融洽。当年老师吃派饭我认为最起码有三大好处:老师经常去学生家里,一来会在饭桌上向家长沟通一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二来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更重要的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家里的具体情况。当时,老师在一个学生家里吃完饭最后一顿饭后,都会在饭桌上放上三顿饭的粮票和钱。当时,好像一天是一斤粮票,8毛钱。当天吃完当天清饭钱。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张老师来我们家吃派饭的情景。那是一个夏天,我提前两天就给母亲说“周三轮到张老师来咱家吃派饭,让母亲提前准备一下。”母亲说“咱家鸡蛋罐罐里还有几个鸡蛋,不行咱们就给老师炒两个鸡蛋,下手擀面吃。”当时,我就说“我看咱们鸡蛋罐罐里还有十几个鸡蛋,张老师第一次来咱家吃派饭,炒两个鸡蛋少了点,老师会不高兴的。。”母亲就说“咱们鸡蛋罐罐里的那些鸡蛋还要攒着卖了钱,下学期跟你弟弟上学用。”听到这里,我就没有再和母亲争执。但是,那两天心里总是很忐忑。总担心招呼不好老师,老师会生气的。终于等到了周三,中午放学后张老师和我一起朝我家走。路上我一直低头不说话,老师就说“怎么了,谁欺负你了?还是考试没考好?”我说“都没有。”“那你怎么不说话?”我说“我喉咙不舒服,不想说话。”“啊!我就说吗。”张老师接上我的话说。其实我那天是撒了一个谎。主要怕招呼不好老师会不高兴的。不一会我们就到了家里。母亲已经摆放好了桌凳,父亲看到老师进来了,忙着招呼张老师坐下,然后从厨房端出木盘,盘中间放着一小搪瓷盘鸡蛋,一小碗油泼辣子,再就是三碗凉面。母亲,父亲陪着老师吃饭。我们兄弟几个一人端一碗面,坐在离桌子不远的地方吃。虽然吃着饭,但是我总觉得那天的饭不香,时不时听着饭桌上的话。张老师看到饭上来了说到“吃一碗面就行了,还炒鸡蛋干啥?”父亲便说“自家养的鸡下的鸡蛋,炒几个给老师吃是应该的。快吃不要见外。”“一碗面就很好了。”张老师说。随后,张老师又同父亲母亲拉了一会家常,气氛很融洽。晚饭是稀饭,馍,咸菜。就这样,我们家招呼张老师的派饭结束了。后来,在学校张老师依旧还是那样的关心我,认真负责的为我们上课。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后来,听说张老师吃派饭,轮到村里一位生活很紧张的人家。听说在哪一家吃完派饭后,在老师们中间还有一个段子叫做“三个一样”。
说是有一年春天,这户姓刘的人家家里的白面已经吃完了,只剩下玉米面了。当年闹春荒在农村是常有的事。正在这个当口老师轮到这户人家吃派饭。这家里实在拿不出好吃的,午饭就给老师打玉米面搅团吃。放在现在,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城里人换口味,才吃搅团享受。但是,在物质困乏的年代,人们吃不上白米,细面,经常以杂粮为主是常有的事。我小时候就经常吃玉米面搅团,那时一听说母亲打搅团就不高兴。但是,为了不饿肚子还是忍着吃。
到了晚饭刘家给老师做的是玉米榛子稀饭,就的下饭菜是凉调搅团,吃的馍是玉米面粑粑。那天晚饭老师到刘家吃饭时,刘同学父亲对老师说:“老师你把菜就上吃。”“老师说一样,好着呢”。老刘又说“你吃馍。”“老师又说一样,好着呢。”老刘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人。他也没有想老师说话的意思。就这样老师在刘家吃完了派饭。后来,老师们在闲聊中说到了刘家的情况。有个老师就说这就叫“三个一样”(指的是玉米榛子稀饭,玉米粑粑馍,搅团都是玉米做的。)但是,老师们并不是嫌弃刘家没有招呼好吃派饭的老师。而是说那时群众的生活确实困难。
吃派饭,进的是百家门,吃的是百家饭,说的是百姓话,聊的是百姓事。
当年,下乡干部到村里了住在群众家,吃的是派饭;下乡知青到村里有的吃的也是派饭;就连公社或县里下村指导农田水利生产的技术员等到村里都是吃的派饭。下乡吃派饭,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是,它却拉进了干部和群众,老师和家长,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是一种很好的人与人之间沟通交往的形式。
2019年3月8日于杨凌农科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