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给人力量的文字
城市跟踪者何志森没有告诉你的六个真相

城市跟踪者何志森没有告诉你的六个真相

作者: 小颖Esther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17:45 被阅读2020次

    《一个月里我跟踪了108个居民,发现一个特别好玩的事,80%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尿壶 | 何志森 一席第571位讲者》这是一席近期发的一篇文章。演讲者是何志森,这个喜欢粉红色的大男孩,用带着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做完36分钟的演讲。

    全程有很多笑点,也有沉默,我相信也会有很多思考。比如我,就真的静下来去思考这件事情的背后,是否有一些没有说出口的真相。

    标题吸引我的是那件好玩的事情,80%的人手里都拿着尿壶。但看完何志森的分享,才发现尿壶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弄堂里的街坊邻居就是在提着尿壶相见的20分钟里完成一次家长里短的对话。

    彼此的关系就靠着倒尿这件事连接在一起,自然而然的碰面,没有打扰没有深挖,你说我听,邻里关系融洽而亲密。

    何志森始终记得妈妈讲的那句话,“每一个人都是你的老师,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书。”俨然已经融入他的生命,若非如此,便不会观察到社会底层人群的心酸与无奈。

    真相一: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心

    从何志森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他的学生选择的调研对象,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了解到卖糖葫芦的阿姨无法解决上厕所的问题,于是为阿姨设计了“变形金刚”,解决了阿姨的如厕困难。

    了解到湿地公园花岗石地板全是动物尸体,于是为蜗牛设计了一条路,让他们免遭灾难。

    了解到社区里的老人总是习惯带板凳在外面交谈,于是突发奇想设计了移动的垃圾桶当凳子,让邻里之间可以相互走动。

    无论哪一种调研,看似围绕物体或社会现象展开,到最后都会回归到人最本质的需求,那就是渴望活的轻松而安全一些,渴望自由也渴望社交,渴望生命是与人有连接的,渴望成为别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出,独立的个体总是孤独的,人心渴望获得关注、真诚、赞美、喜乐、平安。


    真相二:建筑的用意不是华丽而是拉近距离

    何志森说他在反思我们今天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我们住在高大上的豪宅里,一关门就是一个小世界,里面有客厅,有厕所,有厨房,有健身房,甚至还有卡拉OK,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那一个世界里。

    我们坐电梯看到邻居也不会say hi,甚至邻居死了我们也不知道,因为没有交流。

    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确实如此。我去过农村生活,我了解那种邻里之间的相互串门的自然和亲近。

    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会自愿去帮忙,谁家地里插秧人手不够,就会主动承担帮忙减轻劳作的辛苦;哪怕谁家过个生日,有个庆祝的蛋糕也会切成小块分给大家尝尝味道。

    然而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在意的是房子干不干净,好不好用,通不通透。我根本不会在意我隔壁住着什么人,他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今天是开心还是难过。因为这些在关起门来的那瞬间根本就与我无关了。

    我也从未想过要去向我的邻舍表达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都渴望被爱和关心,只是我们根本不敢,因为人心叵测,我们没有信任,有的只是防备和猜忌。

    如果有一个建筑能够让彼此的心在一个安全的范围敞开,相互信任,彼此分享,真诚善待,那么世界会变得怎样呢?


    真相三:底层的人渴望获得尊重活的有尊严

    卖糖葫芦的阿姨就好似乡村里那些进城的务工者,孩子和老人被迫成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了生活不得已有很多分离,生活中就连吃喝拉撒这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因着经济压力,举步维艰的日子只有经历过才会明了。

    深夜的站街女,她们只有在天黑才开始工作,而这份工作根本就无法暴露在阳光下。给予站街女收入的是那些在深夜买单的男性,站街女的生活也许有很多无处诉说的不被理解,也有被自己裹挟住的无助和泪水,但最可怕的却是消费背后那些男性可怕的贪婪和欲望。

    何志森只是看到了一部分底层人的生活,而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多这样的缩影。起早贪黑卖煎饼的大叔、深夜菜市场最后一个收摊的大妈、天桥底下补鞋的大爷、在冬日清晨灯光下扫雪的环卫大姐,为城市建筑贡献力量的水泥工人,他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每一个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都在默默咬牙坚持,没有怨言的付出,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不愿意停下来听他们说话,而他们需要的可能只是你的尊重。


    真相四:传统应该被重新审视而非一棒打死

    在调研中,志愿者去到空心村,发现每一个厨房里面都有三口锅,大锅、中锅、小锅。客家的文化里,这三口锅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大锅代表了老人家的寿命,中锅代表了年轻人的事业,小锅代表了儿童的未来。所以这三口锅摆在那里,就像他们的一个信仰。

    在何志森的分享中提及印度建筑师多西获得了今年的普利兹克奖,他说了一句话: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的时候,生命才能开始庆祝。三口锅刚好说明了他这句话的含义。

    农村有茅房和柴房,也有养鸡房和养猪房,对他们来说,这种沿袭下来的生活方式是最自然的,他们享受且乐在其中。

    如果你要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到城里生活,父母辈的可能愿意。但是对于大半辈子都生活在村子里的爷爷奶奶辈,估计就不那么乐意了。

    他们没办法在木地板上吐一口痰,也不可以随处吐瓜子皮,烟头也不知道要扔到哪里。按照年轻人的思路,老人是一定要跟上时代的。

    但是如果你问问老人,他愿不愿意,多数八九十岁的老人会选择呆在原处,尤其是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人。

    传统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就好像落叶归根,就该顺应季节然后回归土壤。世世代代的土地和在土地上滋生出来的情感,让善良和质朴就留在那里便是最好的决定。


    真相五: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远胜过教学机构

    这个社会的黑科技层出不穷,当我们越来越追随潮流,就越来越嫌弃父母的顽固保守。好像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三言两语不合心意就引发血案。

    江西省南昌市梨园小区,27岁的高某,在卧室用水果刀刺死母亲。22岁北大学生吴谢宇,在福州一中学教工宿舍内,将母亲杀死。16岁的黑龙江女孩陈欣然,用胶带和布条把母亲捆在椅子上殴打,将母亲折磨致死。

    这些惨剧的背后是父母教育的缺失,对一个孩子来说生下来只是开始,而教养才是一生的功课。

    这功课不同于你在任何早教机构、培训中心、国际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那些学习可能会带给你一个很好的教育背景和文凭,但是却不会带给你信任、鼓励和爱。

    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一定是自己的的父母,因为父母真真正正活生生的将生活行出来变成一本随时翻阅的书籍。他们教会你什么是平等、什么是自由、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分享。


    真相六: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丧失“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移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

    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换言之,同理心就是你是否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喜乐与哀愁。我们越来越习惯隔着手机屏幕的问候,但是一旦面对面坐下来,却发现找不到话题。

    当我们看到别人露出难堪和尴尬的时候,我们没有上前去帮助圆场而是做一名事不关己的吃瓜群众;当我们听到某女性被杀害的消息,我们想的更多是当天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做了哪些事情而招来杀害。

    我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苦、焦虑、孤单、失望、无助、紧张、失落等等内心最渴望被关注的情绪,我们甚至丧失了爱的能力,我们连表达爱都变得不自然。

    何志森说他希望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颗柔弱的心,但柔弱并不代表软弱,我觉得越柔弱的人他一定越强大。这句话我很赞同,因为只有承认自己的软弱才是渺小的开始,而只有渺小的人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有限,然后不断学习装备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

    愿这篇文章可以带给你一点点思考,在越来越便利的时代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好使人心更亲密,世界更美好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城市跟踪者何志森没有告诉你的六个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tn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