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听完混沌商学院李善友所讲的“第二曲线模块”中的第一节关于创新的部分,上周听了第一小节,完成任务似的写了一点内容,今天把第一节课全部听了,重新整理一下第一节到第三节的课堂笔记。
第一节:两种创新
1、问题:为什么需要创新?
答案:增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8eb564bf7a20f524.png)
2、增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答案:增长会有极限。极限点=失速点。企业会到一定会到达失速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070e008db93cd336.png)
3、驱动增长的方式有哪些?
1、红利
2、管理
3、创新
目前的现实是:创新是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ef527c3d5878b347.png)
4、创新元模型
创新的元模型:S曲线。(百度到“元模型”的定义:元模型是关于模型的模型,定义概念并提供用于创建该领域中的模型的构建元素)
S曲线的定义可以运用到各项领域当中,从开始——缓慢发展——快速增长——极限点——下降——淘汰。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b72d310d47cffaf4.png)
5、创新的形式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两种。
6、非连续性创新
只有非连续性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23f031958512b2f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b845f70ed907999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760412318ab8c9e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c00ae46ebfbf28b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6e649864f760be6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33e9332b14ce33d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e7fdd6fa1161353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f24af1b67ac76fa9.png)
因为关于这一节上周写过一次,这次就不多写。
第二节:极限点
第一节讲到凡事发展就会遇到极限点,生命如此,企业也是如此。
造成极限点的原因有三个:复杂、规模、熵增。
1、复杂
犹如一个机器设备一样,机器设备结构越复杂,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设备出现问题,可能整个设备最后无法运行。
2、规模
课文中用一个人的体重、寿命做比喻,我认为用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来比喻更加形象。
3、熵增
这个词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熵增有物理学定义,有热力学定义,还有统计学定义。这里运用的是熵增的热力学定义:熵是系统的热力学参量,熵增加,系统的总能量不变,但其中可用部分减少。随着企业的发展,体系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问题会越来越多,市场只有这么大,这些问题没有办法彻底解决,所以最终会导致消亡。这我想起这次新东方刷屏的年会事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fe0ca7608c3a26e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67320e51d2389d8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8fea72ef03627a12.png)
与人一样,企业的宿命一定是死亡。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a2d63863e795643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ee58a07178a8156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3b8b4df4543bb735.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2e7372a353501d70.png)
第三节:创造性破坏
为什么说市场比企业聪明?
因为存在两种思维模式:市场思维和企业思维。
1、市场思维
市场思维的基础假设是非连续的,具有破坏性的。
这个思维我觉得很深刻,原来当地发展的最好最快的企业是A,所以当地各种的扶持都给到了A,A享受到了最好的资源好,随着市场发展,当A快速增长一段时间后开始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这个时候另外一家B企业出现 了,于是曾经向A倾斜的那些资源政策都开始向B倾斜 。这个过程是市场的选择,这个选择是具有破坏性的,尤其对于原有企业,就叫做破坏性创新。
2、企业思维
企业思维的基础假设是连续性的,具有保护性的。这个很好理解,一个企业想保护自己的产品,尤其是保护目前还处在快速增长的产品或者业务。但正是这种保护性思维,才会导致一个产品甚至一个企业走向死亡。
3、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这里学到一个公式:净新进企业率=新进企业-离场企业/产业总企业数量
也就是说行业破坏率越高,市场回报率越高。这里列举了苹果公司与诺基亚和芬兰的案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22a80ba84ae9a26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f6ff28ee9eb5e17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d2f424218d891c2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6ea7ba57bb1807f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25398cc0d6e9025b.png)
市场与企业的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企业与自己的业务关系也是父与子的关系。这是一种叠加结构。
4、企业延长寿命的两个方法论:
a、尽量延长第一曲线的生命线
b、在第一曲线到达极限点之前,要开始探讨第二曲线。
企业只有自己对自己进行这种破坏性创造,才能延长母系统的寿命。这里QQ与微信就是最好的例证。
最后课堂中有一句话我觉得放在这里你做结尾很合适:
![](https://img.haomeiwen.com/i6234876/964bd2601a09b9e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