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高二语文阅读理解原作者20分只得6分”。
好奇之下,我查了事情的原委。
事情是这样的:在刚结束不久的苏州高二年级语文统考中,一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目,由于标准答案太难,一位学生考后通过微博联系到了作者,该散文的作者信心满满的试了一下。却没想到,按照标准答案来评分,作者也只能拿到6分。
我想,当时作者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写的时候我也没想那么多啊!
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对阅读理解也是比较熟悉的。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阅读+理解。
阅读,通过读文章,能够直接获得什么信息,一般用议论文和说明文考查,偏理性。
理解,读完一篇文章,能学到什么,能懂得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共鸣,或者能联想到什么,得到什么样的启发等等,偏感性。
这两种能力不可分割,但是却有所区别。“理解”建立在“阅读”之上,而“阅读”则是“理解”的工具和基础。
如果把阅读理解比作绘画,“阅读”就是临摹,照着模板来画就可以。而“理解”,则是创作,只要不画到画板外去,怎么画都行。
而且我认为,对“理解”的评分标准,不应当是准确于否,而应该是美观程度与创造性。
也就是说,“理解”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在每个人眼中,世界都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世界的美妙所在。
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的,一篇文章,在一些人眼里是悲伤地,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却是欢愉的。
同理,黑色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意味着死寂,对一些人来说,它可能意味着安全。
如果散文和记叙文中的阅读理解,答案是固定的话,那不就等于把出题人的思想强加在学生的头脑中了吗?
这样做对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有好处吗?
没有!因此阅读理解不应该有标准答案,也不存在标准答案。
人生亦然,人生有标准答案吗?
答案是:没有,追求未知的更美好的未来,不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所在吗?
最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清明
王亚
清明是一杯绿茶。不是银针,是毛尖类,浅尝便一股子清气,再深啜一口,有韵了,缓的长。人慢慢走着,走得久了就大了老了,死了。所以,清明最能阅见人世,到这一日来看,都是清淡的有些余韵,或有回甘,或茶搁得多了,略涩了些。要不干脆茶质糙些,无论何种水都经得住,倒走得更长久。
多年前,杨绛先生新出版《我们仨》,我每天泡一杯绿茶慢慢读,竟在大夏天读出了清明味道。“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先生一个人在家里行走7000步,寂寞也浅,思念也淡,天地也清阔,却能把你逼得心酸起来,一只手探入胸腔轻轻压挤似的,你的心滴滴答答成了湿毛巾。可你看她那面庞,终是笑的。这是杨绛先生的味道,亦是清明的味道,没有不可收拾的哀愁。
杨绛先生独自缓缓走了很久,经得了苦难,便活成了人瑞。
清明的味道是迂回而含蓄的,宜怀人。
祖父毕业于国立某师范学校,有着清癯的面容颀长的身材,一派温文尔雅,实在有些民国范儿。他年轻时穿长袍和中山装留着大分头的照片更像,如今来看有了隔世的恍惚。
祖父40余岁便殁了三任妻子,也不再续弦,他老了以后笑说:“命硬,就不祸害人了。”他开油坊,挑桐油下广州,为躲兵役以私塾底子考入师范,而后一辈子教书,一个人养活一家九口人。在某个风雨如晦的时期,因为三清团、国民党以及几近成为民国时期某县政府官员的身份,被折磨十余年。他只在老了以后被梦吓醒,仍旧笑:“我还以为又回到那十年。”笑的时候还庆幸地眨眨眼睛。
自我有记忆起,祖父就已经老了,却一直到死仍旧是那副老样子。我像只小猫一样跟着他,白天跟他读书习字,夜里给他暖被脚。他的脚几乎盈尺长,睡觉时直挺挺抻着一动不动。手也是纤长的,一把抓住我的脚踝往被头那边扯。
“小孩子睡觉不要蜷着,挺直了,以后做人也这样。”
我摇头晃脑跟着祖父读书背诗。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成了我儿时就熟知之人,刘姥姥进大观园唱“老刘食量大如牛”,唐敖食蹑空草朱草可负重、跃高,薛丁山娶了樊梨花……祖父像一个书袋子,每天掏出一些儿来给我慢慢咀嚼,反刍,再咀嚼,咽下。祖父教了一辈子书,我成了他的“关门弟子”,将他的衣钵悉数接过来。是的,我的确接了衣钵,承袭了祖辈父辈的职业与性情,淡然地做着教书先生。亦是一层因果。
祖父终究去了,我有时清明回去“看”他,想着是不是拿些我的文字烧给他,让他在隔着阴阳的那一边也看看他最疼爱的孙女写出书了。我终究是羞怯的,血脉里流着他基因,便有了家族式的内敛。
祖父一生迂回若此犹自清明,不染无边哀怨,无大喜亦不见大怒,不过事后淡淡一笑,到老脊背都挺直。
清明本该天清地明的淡然,何必牵惹出嗜骨的痛?大约我薄情,清明诗里最不爱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些凄风苦雨都经受不起,如何过得清明?
《逸周书》写“清明之日,桐始华。”想着一路桐花故人般来迎你,凄苦也可抛了。也喜欢《逸周书》这个“逸”字,似古人施施然而来。
还看清明——清明风至,音比中吕。这是《淮南子》里的话,古人真风雅,风里都可闻出乐声。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这仲吕便是中吕,居各音律之中,是清音。大约就如清明风至,你在风里,会听见谁的一声唤?
有桐花,有风至,你不慌不忙地走着。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