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了电影《邪不压正》,再看小说《侠隐》,真过瘾。
我不能武断得说,小说比电影好,我只能说,《邪不压正》是姜文的国仇家恨,势在“压”,《侠隐》是张北海的快意恩仇,意在“隐”。一快一慢,也算是相得益彰,各有春秋。
看过了小说,我才发现,我之前把电影《邪不压正》比作一壶茶是不准确的,它更像一壶酒,比茶更浓更烈,更快得让人达到感官的极致刺激。
小说《侠隐》才是真正的一壶好茶。从劈柴烧水,到茶具冲洗,再到喝茶人的心境,一步一步,任家仇国恨在内心沸腾灼烧,时代局势波云诡谲,故事就是这样不急不躁地缓缓铺陈而开,有风,有月,有吃,有住,有风景,直到故事高潮袭来,戛然而止,于“无声处听惊雷”,让人拍案称绝。
我没有到过北京,更没有见过北平。可是,看了张北海的北平,我好想去一趟北京。尤其喜欢老北京的四合院:
“一出车房就是前院。马大夫领着天然穿过垂花门,进了内院。灰砖地,中间一个大鱼缸,四个角落各摆着两盆一人多高的石榴树和两盆半个人高的夹竹桃。他们没走游廊,直接穿二院上了北屋。”
四四方方的院子,有鱼缸,有花树,庭院中一般都安置桌子,藤椅,盛夏的晚上,满天繁星,蝉鸣虫叫,院中一坐,想想就惬意得很。
还有吃食:
“巴掌大的猪油葱饼。李天然吃得又香又过瘾。爆羊肉,西红柿炒蛋,凉拌黄瓜,香椿豆腐。家常菜,五年没吃了。”
都是家常菜,只有离家越久的人才越能感受出他的滋味。我未出嫁前,我爸妈也经常给我做“香椿豆腐”。
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香椿树,每年春天一到,我爸就会小心翼翼地掰下最嫩最小的芽儿,或炒鸡蛋,或拌豆腐,夹一筷子到嘴里,口齿生香,仿佛把春天都吃到了嘴里。嫁人后,爸爸还是每年都会把最初的嫩芽掰下来送给我,我都包裹好放在冰箱最底层,只是,我好像再也吃不出婚前的那个味道了。
就是这样好的四合院,这样好的家常菜,还有令人心醉的爱情。
“他还是把油伞交给了巧红,偏头看了看天,伸手接了接空中飘着的雨丝,又一张手,“这叫什么雨?”
她脸上浮起了笑容,“这不叫雨叫什么?”
他又抓了把雨丝,再一张手给她看,“这叫天上洒下来的云。”
浪漫得很,如果我不着急看完,一天慢慢地看几页的话,我会以为《侠隐》是在讲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但是,故事偏偏就发生在日本侵华的大背景下,平头百姓生活的越平静,越能衬托北平失守时的痛心。李天然也从自己的家仇中,慢慢抬起头,注意到了这个疯狂的世界,他不由自主得被卷入了这个历史的洪流中。
看电影,我不明白,李天然到底是为家仇,还是国恨,总会感觉最后的主题升华略显生硬。但是,小说不同,它有足够的篇幅来铺陈,反映李天然心境的变化。最后,他报了家仇,走向报国之路,也就水到渠成,不难理解了。
最后,书中“将近酒仙”送给李天然的那首诗也点出了那个时代的悲哀:
“燕子归时,更能消几番风雨;
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
在国破家亡之际,个人的力量又是何其弱小。那么美的江山,值得我们每个国人来守护。战乱已经飘然而去的远,如今,国泰平安,我们更应倍感珍惜。
【90天无戒写作主题训练26/100】
网友评论
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