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家庭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事事不同、但都会有摩擦,所以沟通就变的极其重要,一句话不对,就鸡飞狗跳。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听得最多就是“我们都是为了你好”…让我现在听了还心有戚戚。你听了父母说着样的话有没有触动,心底那根弦。
我们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问题。问题可能是某句话、可能幼时挨打、或者学习压力,在岁月积累中就像安在我们身体上的开关一样。我们听到触碰某个情景就炸了。有的成家了父母会对你生活指手画脚,操碎了心如果你有时候想反驳一下或顶嘴父母他们就会很受伤我这是关心你还有错了吗?假如你听话的时候他们就会说:“离开他们,你什么都做不”。假如你现在是小孩你就会很纠结啊!听好还是不听的好…心理很茫然,好像不管怎样,好像都是我们的错。
看到身边发小马上奔30、到了而立的年龄。快要成家经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啥时候结婚?大部分父母的意思是找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就行不管谈恋爱还是结婚都得听女孩子滴,或者你要会特别能说会哄女孩子开心,第二你要买个车因为现在的女孩儿都比较喜欢玩去着去哪,不可能每次都走路…一些感想。那就显得太掉价了像谈恋爱吗?但是发小的意思就是能找到聊到一起…可以交流日常,买个房子、未来可以一起为了自己理想生活去努力奋斗。我妹听了说心气老高了、不现实,比较难实现你们觉得呢?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很大,我也理解他父母想法,但是我们这一代小时候遇到计划生育查的严、他们都说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特别少!找个娶了就OK,我认为多认识聊聊、找到机会更大,3-5个以上以上所说冲突就全不存在。
现在的社会发展节奏这么快。无非就两种一种就像上一种就是线下。线上就各种聊天app好多。但是线下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至少要有三个的步骤。第一这个我们需要认识更多的人。第二我们需要和别人建立联系,筛选出你喜欢滴。第三同时要建立情感。我们从第一条出发去思考一下我们在什么样的情景下才能认识到更多的人。比如说打算当上搭讪参加读书会大嗯哦!参加同城活动或者媒人介绍嗯或者通过女同学等等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我们就会在你自己的单瓶估计在你自己的筛选机制了。再选下你认为跟你能合得来的。比如说通过才华相貌将遇到人分成四类。完美型的人见人爱型的才华型的,你要找出那是你的目标,这样的话就是如何让别人喜欢你,产生吸引。这个问题留在下一次再说。
其实,你和父母问题远远不是这些。哦!就是语言暴力的这些话题啊什么的伤害你我,让我们很受伤。其实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都有着一种无所不在的控制感,一旦孩子反抗,父母就会用更大的情绪去寻求控制,形成了一个走不出来的循环。其中的原因,可能会让你啼笑皆非。因为,很多父母,其实根本就不是父母,这是心理学大师艾瑞克·伯恩提出的自我状态理论。核心是很多不听话孩子的父母,更多是因为自己还没有成长起来。
这种控制机制的问题就是要分清那些问题是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那些父母力所能及的东西,你就尽量示弱,让父母来照顾你,帮你做决定。比如,找人结婚…可以咨询意见,并不能让他们帮你负责后半生幸福。
一切问题都是一个词“权利”!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拥有经济基础、社会人脉等资源,你甚至会担心他们不爱你,所以他们拥有权力。当你长大之后,父母的许多资源对你来说就不算稀缺了,他们就像大航海时代退役的老船长。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掌舵的模式,如果这个时候他们再要求“你是孩子,一辈子都要听我的”,就会让你非常痛苦。所以你反抗,父母就会感觉权力弱化,同时他们的内心更虚弱,进而更迫切地想掌控你。父母这种看似无所不能的控制感,其实是一种病态心理的死循环,你应该帮他们走出来,做到权力稀释。霸权的反义词不是没有权力,而是共情。就好比一个十分无理而霸道的小孩,与他形成对比的,是一个非常有爱心、有同理心的小孩。
你要让父母逐渐成为后者。
这听上去很难,但是你想,一个无理霸道的小孩,通常可能是因为童年遭遇了某种不幸;有爱心的小孩,通常都是因为家庭和睦,父母很爱他。而你的父母多半也是这样,可能因为你常年反抗他,或者他们之间也有矛盾,才让他们在某一天变成现在这样。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爱他们,是真正的爱,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他们暂时还是对你气势汹汹,显得强势无理,你只需要微微一笑,要像对待那些霸道的小孩那样去看待他们,去包容和心疼他们。权力让彼此变得非常坚硬,你也需要用共情的方式去面对他们,可以尝试写一封信,软化彼此的心。你也可以在他们的生日时拍个视频,带他们看看温情的电影,或者带他们看看清晨和日落,体会世间的美好。
这个世界所有的爱都是欢聚,唯有和父母的爱最终是离别。所以,爱就行了。愿爱修复每一个内在受伤小孩,让千家万户人笼罩在爱的海洋中嬉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