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神磊磊发文了--距上次发已经过了三个月。
也就是说,不经意间,他被关“小黑屋”三个月已经期满。
关禁闭三个月,距离销号只有一步之遥。用常凯申先生警告张学良的话说:你已经站在悬崖的边缘了。
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人、也许还是原来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人,突然消失了,我们竟然全无感觉。直到他再次出现,我们才意识到,原来他曾消失过。
六神是读金庸的同道,在一众读金庸或武侠的号中算是独占鳌头。一文既出,众口相传,星驰电发,瞬间破十万加。
他发的文我也是篇篇看。即使如此,也没意识到,已有三个月没看到他的文了。
“寻梦环游记”说,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有人遗忘。
其实,忘记一个人也很容易。我们日常都有类似感觉:一直在街角的那个小贩不来了,时不时碰面的邻居不见了,那个明星好久没出现在电视上了,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察觉。就象突然发现,已经三个月没看到六神的文章了。
曾经,我们毕业时,信誓旦旦地说常聚,但大部分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只有偶尔翻相集,才想起同桌的你。上年纪才知道这句话说的多好。
我们认为那是因为通讯手段落后,失联了就是失联了。
后来,有了微信,我们常说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断了联系。但偶尔翻通讯录,才想起N年不通消息的人也曾拍肩膀称兄弟。
而纯在虚拟世界中的联系,一旦消失起来,就更了无痕迹。
不管是微信公号、微博、还是什么其他的自媒体,有可能一朝之间无影无踪。
即使再大的V,再有一呼百应的感觉,说没了也就没了。就如虚拟空间里最大腕咪蒙今年初也就消失了。
(不谈立场和是非,就说这个现象哈)咪蒙消失,至少还能被大家关注到,而其他网络符号的消失真是毫无征兆,也毫无波澜。
比如,我关注的不多号里有个“龅牙赵”。这老兄主业读宋史、跑马拉松。公号文里以这两类加上点评社会热点现象最多。文虽有时偏激,立场一直正义。前一阵,我也是突然想起,好久没看到这老兄的文章了,回去一翻发现,竟然已经销号。不知是哪篇文招致极刑。
大号们皆是如此,更何况如本号一般小得不能再小的号。如果哪天,本号也莫明被销号,按“寻梦环游记”的说法,瞬间就会灰飞烟灭。
知道了遗忘的容易,才知道那少数不会遗忘的人和事值得珍惜。
不过,话又说回来,纵然没人记得,纵然灰飞烟灭,也没什么了不起。
张三丰看着郭襄给的铁罗汉,眼前又出现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但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我一直觉得旧版这段极好,修订版为何要删掉?)那个少女心心念念、走遍千山万水寻觅的是神雕侠杨过,而杨过等了十六年的却是小龙女。
即使有这样了不起的惦念,百年后,曾名动天下的神雕侠侣在世人眼中都成了“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不复江湖”的谜底。而众人以为传了几百年的“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出现最多不过七八十年。
记得与不记得,千百年前本无,千百年后终究归于尘土。
那么,在灰飞烟灭之前,每发出一篇都算是额外的福利。这恐怕可以算是酷暑炎炎中的人生小确幸了。
(祝福六神在被禁言期间得的女儿,诅咒猥 亵女童的那个董事长)
(微信公号:孔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