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参加第四期7月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12天,以下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01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天子下达;天下政治昏乱,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诸侯下达。政令由诸侯下达,大概延续到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政令由大夫下达,延续五代后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延续到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天下政治清明,国家的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普通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学习心得:
1.这里是说,权力下移,会导致政权不稳定、不长远。
2.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对风闻是很关心也很关注的。在孔子眼中,他十分赞赏“天下有道”的尧、舜、禹、汤以及西周时代,因为那时礼乐征伐出自天子。“天下无道”则在周平王东迁之后,此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称雄,周天子已经无发号施令的力量了。鲁国自季氏专权,有家臣专政,人心和社会秩序一路衰败,社会危机四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句话是给执政者们非常有益的警示。
3.这句话放在公司中也是同样的,一个公司的的领导者,如果得到尊重的话,那高管之间沟通是很顺畅的,否则就是很混乱的。
02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国家政权离开了鲁国公室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大夫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鲁桓公的三家子孙都衰微了。”
学习心得:
这里告诫我们,破坏制度一定会走向失败。当统治无道、政治失序之时,就会发生权力下移现象。中央丧失权威,必然会形成其他权势集团。起初,中央权力可能还名存实亡,后来就会变得名义上也不存在了,照此发展下去,这个政权就消亡了。更可怕的是,如果对这种情况不加遏制,还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悲剧不断发生。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公司管理不是要授权吗?那跟这里有什么区别呢?
请注意,授权和篡权是两回事,授权是找人帮你干活,但是有明确的责权利的边界;篡权则意味着你说的话没用了,所以要注意区分。
03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学习心得:
这里有一句著名的话,告诉我们交友的一个标准,提示我们要打造高效的朋友圈。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想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就可以观察到他的价值取向。好的朋友可以助你进步,糟糕的朋友只会阿谀奉承。真正的朋友,需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04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注:“乐”在表示“喜好”、“爱好”之意时,古音读作[yào]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以用礼乐调节自己为爱好,以称道人的好处为爱好,以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朋友为爱好,是有益的。以骄纵享乐为爱好,以安逸游乐为爱好,以宴饮无度为爱好,是有害的。”
学习心得:
这里讲的是好的兴趣与坏的兴趣的问题。所谓兴趣,就是喜欢做的、愿意做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且这个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人们的行动。但是并非所有的兴趣都是对人有益的。好的兴趣可以指引人们向上向善,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个人修养;不好的兴趣则有可能把人引上歧途,乃至堕入深渊。现实中,不少人沉迷于游戏、赌博等不良兴趣中,不能自拔,最终害人害己。而这些兴趣也会影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正如孔子说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真实的状态,也是重要的识人法则。
05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侍奉君子之侧,容易有三种过失:没有轮到他发言而发言,叫作急躁;到该说话时却不说话,叫作隐瞒;说话不懂得察言观色,这是没有眼力见(盲目)。”
学习心得:
这里告诫我们,说话应择时择人,视情况而定。那这也是跟老板沟通的技巧,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种过失:没有轮到他发言而发言,叫作急躁;到该说话时却不说话,叫作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叫作盲目。”生活处处需要沟通,而沟通是需要技巧和艺术的,尤其是在职场上,优秀的沟通力可以让你事半功倍。认清状况,不急不躁,坦诚相待,勇于承担责任,这样会沟通的人,还怕被时代抛弃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