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学粤语?两方面原因,一是情感,二是物质(稻梁谋)。
先说物质。目的——可以更好地教学语文。
估计看官又要笑了,就如先前听我说“逛园林是为了更好地教语文”一样,简直是在冠冕堂皇为玩耍和看影视找理由。而我却只能一脸认真地再次确认:真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在中原和西北都呆了些年头,自然是领略了文化中的豪迈与粗犷之美。现在待在吴侬软语的江南水乡苏州,这个把生活都过的特别精美的文人城市。园林就是文人风貌活化石细节的最好展现。建筑设计、四时花木、楹联对句等,无一不是匠心琢磨和文化积淀。逛一个空间不大的“沧浪亭”,典故出处和部分相关文章就整理出了九千多字。至今,我都没完整地做出“拙政园”的内容。真正体会园林的妙处,不是旅行七日游能解决的,也不能赶场子似的逛,而是需要长期泡在里面浸淫的,春夏秋冬四时之景各不相同,此中真意和文人意趣,就如普洱茶中的红标宋聘那般暖润陈酽,磅礴与雅致两端兼得,得慢慢品游。逛园林除了扩展了教学的典故知识,在讲到古代的诗人词人或者某个诗句用典的话,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就是他所在城市的某个园林里,我们可以实地去看去讲,穿越历史的时间,去近距离的触摸文化,印象更深刻,应该也会别有体会罢。更期待的是,能够沾染些里面沉淀的精神世界,身体力行去浸润那份儿恬淡旷达,从而辉映出个人的神韵风范。
梁文道读诗《哀江头》两句
“粤语”和古音的讨论,虽然学术上是有分歧的。但说粤语保留了古汉语中的很多发音,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苏州吴语也是如此。所以当你听梁文道讲《江南逢李龟年》时(这首诗他讲得特别好),他朗诵杜甫的《哀江头》两句“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才会惊叹老杜写诗的高妙。粤语中的“曲”和“哭”,“哭”虽有两种念法,但择韵脚入声的音,在这诗中连起来念,你便可得老杜心中哀叹感怀跃然耳边。而用我们现在的普通话读这两句诗,连读押韵都不能够。(学者李葆嘉曾考证,粤语和古代隋唐“汉音”或“秦音”类似,所以说用粤语读唐诗,别有风味和韵律。)
想学粤语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情感上。如今我很少看电视剧了,其实,明明现在的服饰道具和色彩画质都更加精美高清晰度了,却失去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加上有些剧集,时间实在太长,追不起。(幸好最近很多视频APP都可以选择二倍播放来加速。)
也或许是我真的老了,总会翻来以前的歌听剧看。比如前些时候再看1993版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无厘头搞笑间也细察出不少人生况味,虽然这类场景的描摹只是匆匆一瞥。(还发现电影配乐真的是个扣动人心的机巧)19分26秒唐伯虎独立庭院的一顾回头,接着是慢镜头播放所谓八个国色天香夫人——猜拳、宴饮、牌九、麻将满地的场景,唐解元那时心底的悲凉恍若亲历;还有一个在河边镜头也是如此,其他三才子羡慕他的人生际遇,他那仰天大笑(22分17秒至27秒)虽只是十秒钟,心境转圜怕已有千劫在其间了。那悲哀真的是无法言说,也无人可诉的。其实,在《唐伯虎点秋香》之后的第二年,也有一部以才子为主角的电影,广东状元伦文叙,和唐伯虎3岁之差,是盛世美颜时期的张卫健饰演的,名为《伦文叙老点柳先开》。虽然是明朝同一时期背景、虽然也是喜剧,虽然《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演员如石榴姐、武状元都还在,虽然还多了周星驰的黄金搭档吴孟达,靓女周慧敏等,虽然连名字结构都有些类似,但这部电影的剧本和编排并不如前者,人物刻画和剧情深度也不如前者。但这些作品涉及的历史人物,却不妨作为以后扩展边际阅读的素材。
唐伯虎点秋香笑
小时候看过不少TVB,不过都是普通话配音版,就仿佛读翻译过来的外国著作一样,总有一种“隔着”的感觉。所以,再次偶尔重温,重要的绝不是剧情了,毕竟早已知道故事的发展走向,再次获得,很重要的就是曾经遗失了的“声音”,而这声音,恰是粤语。说的矫情些便是,在学语言的过程中,顺便在声音里寻找记忆走过的痕迹。于我来讲算得是两全其美。
却说如今学的效果究竟如何呢?!上次去园林里,有广东的旅游团队,跟在他们之间给自己做听力测试,能听得七八成。口语的讲,粤语版Siri既然能回答出我问的,应该听懂我大部分讲的。至于和真人对话,上次与少莹出去盘门附近走,其实不太好意思张口讲的,只是试着说了几句问她,她点评发音挺标准的。虽然这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情了。此刻知道的环境语句,肯定会比那时更多些,但还需得不断补充,毕竟我不是真的生活在那个语言环境里。
回忆不该全是往昔的沉醉。如能历久弥新,才不负相思忆想。
它在最早的岁月里借飘来蒲公英的轻盈,从孩童的你视线里飘过。飞落的蒲公英上携沾了其他种子,种子在时光里自由生长,荒野里已长作了盘虬枝干,你一眼便望到了,走近辨别,原来你记得那个午后南风里的飞扬与飘落,只是没想到它会落地生根!
丁酉年十一月初二【20171219172】
丁酉年十一月初二【2017121917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