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聪明能干,但你越能干就越有人讨厌你,想方设法打击你,你无限迷茫,甚至全面否定自己。可能你与人为善,但这并没有什么用,你的善意在那些不认同你的人眼里,不过是卑微的讨好。
可能你很单纯,那么你会被定义为傻白甜;可能你很会为人处世,于是圆滑世故与你如影随形……有多少人喜欢你,就有更多的人讨厌你,你还不服,那些人凭什么这样粗暴对你?得了吧,不要较真,你一较真,丹田的那股真气就泄了。
所以,每当真气欲泄之时,最好来一次旅行。时间不用长,三五天可以,一周也行,不要去想洗涤身心灵,纯粹为了放松身心,然后回来在生活中重新战斗——为了钱,为了更好的生活!
所以,旅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放松,想怎么浪就怎么浪!有“十万个为什么”之称的二哥,不禁又想问,放松和浪的根本是什么呢?这大约才是旅行意义的核心内容。
具体到旅行的形式,跟团游的种种不爽一定让你皱眉。有的导游真的黑,不购物就不离开卖场,至于逛景点的时候,跟赶鸭子一样,纯属走过场。景点排得太满,体力透支,旅个游原本是为了度假,结果感觉是花钱买罪受……如此种种,怎不让人恼火,甚至愤懑!如此糟糕的购物体验,谈维权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去想什么旅行的意义。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手中一只手机,旅游APP里机票、火车票、景点门票、酒店一键解决,旅行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成为城市生活间隙必有的时尚。尤其是自媒体兴起后,旅行被赋予很多或光鲜亮丽或传奇励志的外衣,鸡精放多了的鸡汤味,你喝了之后感觉还好吗?
所以,我想聊的旅行的意义,是从我这个“小我”出发,全是一家之言,不为比较他人观点。
这两年,我也曾看过很多攻略,去过一些地方,于是在心中问自己,旅行于我,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
我最早对于旅行,都是从三毛书里看来的向往。印象最深的,是她笔下的撒哈拉沙漠。原本干燥的死亡之地,因为她那支灵性的笔,给我孤独的灵魂注入了一抹放浪形骸的焰火。
当我还是个少年,在放学后的校园独自读着三毛的书,向往着旅行。那时的旅行对我而言,是远方的梦,是长大成人后自由不羁的畅想。我不知道,那时候白衬衣上别的黄桷兰和脚边的栀子花,在现在想来也是美不胜收的。
当我长大成人,走出大学校门,发现自由不羁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远方仍旧那么远,准确地说,比少年时更远了。忙于生计,辛苦攒钱,一年又一年,看着按平方计算的房子,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回到旅行,穷游没胆,富游没钱。
随着年岁的增长,日积月累间,发现攒钱并没有什么卵用,生活谈不上品质不说,你去年攒钱能买一个书房,可能今年连厕所都买不上。So,吃了房价的苦后明白,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最紧要的事,于是一堆骂娘后,拾起梦中失落的远方。
生活需要旅行,就像人需要美梦,来过好这操蛋的生活。这是旅行教会我处理好与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关系。
记得一位伯父和老朋友相约去中越边境旅行,算是重温当年梦。两人出发前谈得可投机了,绝对堪比伯牙子期。一上路,就画风陡转。两个人比谁带的食物多,比谁吃得少,比谁更节约。到了目的地,伯父因为已经没有自带的老干妈、榨菜丝,只能到饭店吃饭。而他朋友,年过半百的老伯,炫耀着自己饭盒里的梅菜扣肉。伯父气得不行,打着长途电话给家人诉说旅伴的吝啬,却也说起,中午吃了五元人民币,那老家伙要是知道了,一定要笑话他。
这件事多年来一直被当做笑话在我们小辈间流传,笑老年人没有意义的节约和攀比节约,却也提醒我,在旅行这件愉快的事情上,与其途中解决分歧,不如在出发前慎重选择旅伴。
可想而知,挑选旅伴何其重要!一次旅行,目的地固然重要,过程自然不可或缺,可是和你一个频道、携手共进的人才是这次旅行最重要的要素。成也旅伴,败也旅伴!这个标准也适用于情侣出游。
记得有人说过,一段恋情能不能进入到婚姻,旅行一次就知道了。旅行,将外界的各种压力聚焦到同行者身上,最大程度的考验他们的三观是否一致,是否能求同存异、包容支持。不光是情侣,如果可以和旅伴一起快快乐乐的同甘共苦,那么,这也是一场修行。所以,旅行的收益,就在于是否能收获解决关系的能力,或和解,或欢好,或分道扬镳。
糟糕的旅伴,别说大事的决定了,鸡毛蒜皮的事已经将两人关系给磨得千疮百孔。好的旅伴,就算去的是一个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也能让你满身是劲,攒劲的欢呼、大笑。所以,有旅伴的旅行可以让人学会沟通、学会相处,收获在漫漫风景中的知己。
有旅伴的旅行很棒,没有旅伴的独行更酷。
独自旅行,并不孤单,反而是最好的处理与自己关系的机会。我们生活在关系中,周旋于关系中,却总是忘了,和自己的关系才是至关重要的。你确实是你,却也不只是别人眼中的你,你的心里还住着一个孩子,孩子气的你。
我们有多久没有平心静气的和自己对话了?有多久没有感受自己心中所感?你在意别人的看法,又有没有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为自己打分,也别再因为一点小优越就沾沾自喜。如果你一时转换不过来,那么,一个人去旅行,一定可以让你重新与心中的自己建立起连接。
前段时间工作压力极大,每天都恹恹的,别说和自己说话了,就是跟领导都懒怠交流。加上天气寒冷,整个人都是龟缩状态。我不禁抓狂:再不旅行就要抑郁了,赶紧及时行乐吧!
于是胆小的我终于鼓足勇气,一个人去泰国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下飞机,扑面而来的热浪让我瞬间复活,我爽快的呼吸,将之前的疲惫一扫而光。接下来几天,阳光、沙滩、海浪以及小鲜肉让我精神饱满,似乎每个细胞都膨胀起来。我尤其对自己特别好,什么都顺着我的内心,想去海底漫步就立即找教练下海,想去海里戏水就立马比基尼上身,一直晒太阳也没见怎么晒黑。
(我去,此处应该有广告,让这篇随笔立即转化为软文)
期初我还挺担心自己会变得任性,没想到内心反而更加平和,再没有平日里被束缚、被别扭的感觉。
几天时间,我成功复活,结束旅行的时候恋恋不舍。独行没有让我变孤僻,反而让我知道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
说到底,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学会处理各种关系(不要急着喷,真担心我们活了一把年纪还没理解到关系的奥义)。有伴同行的旅行,让我们在相处中宽容、理解;无伴同行的旅行,尚有灵魂与自己为伴,一路长歌,静听花开。
网友评论